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1572 34
2006-04-15

        转载:

       “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煟保梗埃玻 )1979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仪式会上讲话中提出来的。原话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这一段话有两个层次的逻辑推理:首先要懂得农业,懂得了农业,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其次是说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就懂得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所谓"穷人的经济学",应该理解为研究如何帮助穷人成为富人的经济学,而不是如何帮助穷人与富人对立的经济学。如果"穷人的经济学"是为了让穷人变富,那穷人变富了之后,还是应该有"富人的经济学"。因此,倘若把温总理提出的"穷人的经济学"作为一面旗帜,那么,这面旗帜也应举在包括穷人和富人在内的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非要树立一个对立面,甚至为主流经济学扣上一顶"富人的经济学"的帽子,并涂上"不道德"的颜色,那就不是做学问,不是平和的学术讨论,而是生生制造社会冲突了。应该说,挑起这样的冲突,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初衷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以“新农村运动”闻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昨天撰文阐释“十一五”规划。在这篇名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十一五”规划》的文章中,林毅夫以“穷人经济学”理论,

  林毅夫重提“穷人经济学”

  此次的“十一五”规划对于贫富分化有重要论述。对此,林毅夫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

  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集中到“穷人致富”上。林毅夫对此的看法和他的老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一脉相承。舒尔茨的观点曾因为被温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引用而在国内广为人知。


  如何让穷人变富?林毅夫认为,国家必须让他们收入增加的速度快于富人,而“穷人所能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劳动力”,这就需要重点发展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同时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劳动力是中国的“比较优势”

  事实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在先前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就已提及,但是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缺少一套相应的体制保证,尤其是“价格机制”这样一个市场法宝。

  在林毅夫看来,我国从1978年底开始的改革是渐进的,其间,仍然存在资源的价格扭曲,尤其是资金和土地价格还被人为压低。在这种体制下,富人还可以用低价融到资金,经济靠投资拉动增长迅速,但效率不高,也没有带来足够的就业。

  林毅夫说,丰富的劳动力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本来就是“比较优势”。他展示了依靠这一优势发展的理想图景:依靠劳动力的优势,“我国的经济在国内、国际市场会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发展。只具有劳动力的穷人,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能得到充分就业”。

  同时,林毅夫也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差距会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缩小;大量不适宜有经济活动的边远山区和草原的农、牧民也会转移出来,降低环境的压力。

解析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
  他为穷人疾呼,因为他敏锐地体察到,穷人更其紧迫地渴望改变他们自身以及他们孩子的命运,穷人不会对机会的出现无动于衷。他所创立的经济学的学派被称为“穷人的经济学”。
  舒尔茨强调:“懂得穷人的经济学,就懂得了经济学中许多重要的原理。”这句话正是针对主流经济学家说的。
  舒尔茨指出,这个世界上,城里人发现很难理解农村人的行为,富人发现难以理解穷人的行为,认为穷人大概是以另外的逻辑在生活。
  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农民或穷人的行为选择及他们选择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似乎也难以用标准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从而轻视了对农业经济学与穷人经济学的研究。
  舒尔茨强调,其实农民、穷人的生活逻辑与城市人、富人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不要在经济学研究中歧视农民与穷人,而要认识到绝大多数经济学原理及标准同样适用于农民与农业部门。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是懂得了绝大多数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由此看出,在舒尔茨看来,穷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的基本观念与城里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造成穷人贫穷的绝不是什么他们的观念落后,而在于前面所指出的欠发展国家对农业部门的制度性歧视所造成的。要说观念落后,恰是那些影响、制订或实施发展战略的非穷人脑袋中存在的、被舒尔茨所批评的传统发展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5:50: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5 16:32:00
有道理,还有一本叫《金字塔底层的财富》的书,也是关于穷人的经济学的,大概看了一下简介,感觉视角比较新颖。有一条是 :穷人不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他们需要的也不是同情,而是尊重。要想让人们真正致富,必须要激发起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国家的扶贫基金,转移支付或是什么优惠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5 20:55:00
同意,农是众中之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5 21:35:00

这也是一个社会稳定的问题,从家民的问题我们也能得出许多经济学的资料,这是无容置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7 12:32:00
以下是引用tao_29在2006-4-15 16:32:00的发言:
有道理,还有一本叫《金字塔底层的财富》的书,也是关于穷人的经济学的,大概看了一下简介,感觉视角比较新颖。有一条是 :穷人不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他们需要的也不是同情,而是尊重。要想让人们真正致富,必须要激发起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国家的扶贫基金,转移支付或是什么优惠政策。

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们不能说政府就不管农民了,政府仍然要在基础设施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扶贫基金也是不可少的,因为农民在资金方面存在短缺的制约,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持,即使他们自己有意愿发挥自己的潜能来致富,客观的因素也会降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1 08:49:00

在中国穷人必须被关注,因为中国穷人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