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6-22 23:17:01
人多热闹啊,过年过节多有气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07:05:18
heart414016626 发表于 2010-6-14 10:37
多生孩子,家里就多劳动力
同意   

然后另一方面   就我周围而言   很多农村的人 封建思想还很严重   

他们多生孩子 都是想生出一个儿子来传宗接代    有的生了7、8个才生出一个男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07:06:08
而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   都希望家里平衡 一男一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09:47:47
也和传统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0:59:32
寒泊 发表于 2010-6-15 10:40
楼主可能没有在农村生活,不太了解农村情况,农村人的思维不是不是NPV式的思维,它自有它的dominant logic,这种logic可能是:
1.生儿偏好。第一胎不是儿子,那么争取第二胎,还不是,争取第三胎,直到儿子出世。如此,儿女数量很多。造成这种偏好的原因,一是经济上的考虑,在农村地区女儿是终究要嫁出去,不能为家庭创造持续价值的;二是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生活生活的社会(大小圈子)要求“男”,他们也就尽量生男的,生女的是不符合合法性(legitimacy)的要求。
2.多子多福,合法性(legitimacy)的要求。一个传统社会大家都认为这样是好的时候,教育层次低的农民兄弟们选择了一条简单的思考方式,那就是跟着大家走,符合合法性的要求。

当然,从经济性的思维也可以争辩。关键在于,养一个集中资源培养成大学生,进而成为高级白领,从而改善整个家庭生活,这样的概率其实并不高。因为就算集中了个人资源,对比城市小孩,仍然缺乏竞争优势,进大学的概率较低,农村毕竞缺乏整个社会教育环境的配套(包括当地教育投入、师资、社会氛围等等)....此外,大学生现在的就业情况堪忧,平均薪酬低,NVP回报其实也不大。

因此,农村地区多生。
         比较同意,实际情况决定着这些的状态。所谓的“穷人”(无贬低的意思)其实是因为很多的观念、经济生活决定的。在机械化水平低下的地区,劳动基本靠人力,家里劳动力人口多,日子富裕的可能行就大,而培养一个自己劳动力的成本比“富人”和“中间人”都要低的多得多【注1】,但是他们获得的收益确是很大的,一个孩子养大成为一个劳动力,家庭的收入就可能成倍的增加。另外,观念对于生孩子多少也是有影响的。中国的传统将“人丁兴旺”作为富贵幸福的标准之一,现在的人们也有这样的意识。“穷人”既然不能富贵,那我人丁兴旺还是可以的,富人有了经济实力更是将这个意识进行到底,只有所谓的“中间人”是对这个意识无奈的群体。“中间人”有了开阔的眼界,有了比“穷人”多的资本,他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向着“富人”的方向努力。这个过程中就占据了他们的精力、财力和时间,使得他们难以去考虑和实现“人丁兴旺”这个意识,而且他们在培养一个孩子时,成本与收入的比例也是他们考量和限制的因素,两种因素合起来,造成了“中间人”生孩子少的现象。



      【注1】  我是一名学生,从学生的花费来看。现在一个地级市里读高中的孩子一学期的各种费用,都快赶上一个大学生(住宿的)开销了(我和我妹妹的比较)。而从电视里面看,有些地区孩子的学费只要几百甚至几十块钱就能度过一个学期,虽然收入水平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但是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侧面的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1:44:13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如果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有你这个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话, 他就不会在欠发达地区呆了,也应该脱离农民的苦海了,  既然是农民、农民、种地当然是人多力量大,  
欠发达农村地区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关了灯,使劲造人呗

这个问题很简单,只是被你搞复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3:16:49
我迷茫了,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会在论坛中讨论这么长时间?

在你们眼中,生孩子难道完全就是为了经济吗?

这是种什么思想?

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

你生个孩子就是要给他物质上的享受?

你生个孩子就是要送他去所谓的大学?

你在大学又学到了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3:17:54
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吗?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3:17:58
多生孩子出人才,因为人才有千分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3:35:40
其实,我觉得是因为农村晚上天黑后都没事做,然后又没啥措施,意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4:14:49
非常同意25楼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17:13:38
1# snowfoxzc
我想楼主所指的是低收入而非有高收入的农村人吧,他们是否有能力提供楼主所说的一胎的培养方式呢。一胎还是多胎并不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
其次,收入水平并不能决定孩子是否成才,未来收益根本无法预期,又如何去计算npv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09:08:04
赚钱买书[code][/cod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11:00:00
这个真不好说,你们所说的那是你们觉得,你们想的,我想要搞请这个问题就得去做个问卷调查,跑趟农村!另外附上个人意见,他们应该是想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12:02:01
“穷人”关于生育的决策没那么复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13:42:08
至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点就更Out了,以上两种人, 哪种在婚姻市场上更Competitive?连老婆都娶不上,还续什么香火?

看到前面,我就想说一说了,没想到最后还来这一句,就更要说一说了。
首先问一下:LZ曾经是穷人吗?就是那种真正的穷人(具体什么是真正的穷人就不解释了);或者说,LZ真正在穷人环境中生活过很多年吗?如果没有的话,最好还是谨慎一些。

穷人,一般情况下,重男轻女是非常严重的;富人,尤其是暴发户,重男轻女仍然很严重。所以也就产生了穷人和富人,小孩都多的问题。当然,富人孩子多,也是养得起的缘故。

请LZ做个调查,如果不考虑经济问题,白领阶层愿意生几个小孩?我个人估计,基本都是不少于两个,当然多数回答应该都是两个吧(猜的,没有广泛调查过)。

穷人,重男轻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宗接代,另外是男孩可以更早的帮助家里干活;养儿防老是由传宗接代衍生出来的重要原因,因为男孩很少倒插门,也就是说能够传宗接代,那么以后养老的任务就能够落在男孩身上。

至于LZ说连老婆都娶不上,还续什么香火?其实当父母的在生小孩的时候并不会考虑这么远,而且当然认为自己的小孩以后肯定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即使穷得叮当响,只要身体正常、相貌正常,娶一个穷的老婆还是很正常的。记住,这些父母根本就没有奢望能够读好书、上大学。只有在小孩子确实读书很厉害的时候,才会给稍微开明一些的穷父母(现在开明的穷父母还非常少,但比例逐渐增加)燃起一个希望:这个小孩有希望考上大学。记住,到此时,他们仅仅是认为,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而不是LZ所谓的当初就想好的只生一个小孩,让TA以后上大学。再重复一遍,这是惊喜!!!(且不说由此惊喜而带来的学费的焦虑)在他们的眼里,小孩子读个初中毕业就算是有文化了,高中更是了不起了。上完就不上了,该回家干活儿或者出去打工了。这才是他们生孩子时的最初想法。

其实,现在很多穷人家的小孩,如果在开明的父母的支持下,拿到了大学入学通知书,父母和孩子都仍然在挣扎:父母在想是否供得起?小孩在想是否要去上?

LZ说的奶粉,也只是二十一世纪开始后的事吧。之前哪来的奶粉啊?只有城市里有,也只有城市里的妈妈不愿意用母乳喂养!穷人家的孩子,还吃奶粉?告诉你,人家在生小孩的时候,想都没想过,母乳喂养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有母亲奶水不够的情况下,也只是给小孩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这个小孩肯定很早就开始吃饭了。

现在的穷人,虽仍然愿意多生小孩的总比例还是较高,但毕竟是越来越少了。“优生优育”,对他们来说,还并不是很熟悉的一个概念。但年轻父母们越来越注意到这个情况了。这是好还是坏?天知道


算了,写到这里,也懒得再写什么了,感觉楼主经济学学得好,但错在将经济学用来解释楼主自己没有怎么了解过的社会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18:17:00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20:02:51
传统观念,开枝散叶,家大业大。农村嘛,目光短浅了些,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22:32:14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22:49:21
这与社会养老体系的健全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在农村基本上是以养儿养老的,没有养老保障,要是农村也有养老保障的话,谁会多生呀!那个不会享受生活。但是这个是现实问题,又无力改变,只有多生小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4 23:19:04
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
这话实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8 16:51:43
文化体制问题。。。泱泱5000年。。只有文化的根式最深的,特别是现在农村,还是和这个有扯不开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8 19:42:42
楼主,你的命题是错的。穷人愿意多生孩子?什么年代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8 20:30:48
我觉得农村父母是从获得opportunity的概率出发的,多生几个,就多了几个成功的可能性,就像乱枪打鸟,只要命中一个即可,而且生一个和生两个,对他们而言,成本数量也不是1:2的线性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13:35:19
有道理,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6 09:15:45
在无规范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下,亲情是唯一诉诸途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0 16:25:06
我觉得还是成本问题和思想问题  
在我的老家现在存在一个怪现象  很多夫妇都是在第一个孩子已经十几岁了 又生了第二个孩子 也许这是一种趋势 一种习惯
也许在他们看来养一个孩子是不需要多大成本的 小时候吃的是母乳 粮食里都是自家里种的  现在义务教育又是免费的  成绩不好的孩子最多读书到18岁就出社会了
为什么他们要多生孩子  他们自己也没有很好的想过  只是这样做了而已  没有想过 规划过要怎样去培养孩子 只是每天不给孩子饿着就行了  有时候春节回家看到家长们将自己孩子抱在怀里还搓麻将 就会感叹 为什么要生他们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0 17:17:42
穷人的孩子,其抚养成本不是生3个是生一个的3倍,是要比这个小。比如说老大的衣服老二可以穿,老大可以帮父母照看老二。甚至更多的情况是老大成为劳动力后出去赚钱帮父母养老二老三,老二大了,就又出去帮养老三,所以就是从父母的角度抚养成本是1+1+1《3。

            而假定生一个有80%的几率变不了富人,生3个就是3个80%的几率成不了富人

尽管,集中精力去培养成为富人的几率可能能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机会会比3个20%的几率大?不见得

然而,既然不能成为富人是大几率的事情,那么三个穷孩子养老就比一个穷孩子养老来的效益高。养老的时候,三个孩子是平等的,贡献的力量是1+1+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0 19:53:17
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在那,想断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4 10:52:08
傻×,当然要考虑孩子的死亡概率、不孝的概率,还有阶层流动的概率了。你说是一个孩子不孝或死亡而无人养老的概率高还是多子的概率高?其实在农村,培养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农民对于养老的要求也比较低,基本上老了能够吃饱穿暖就好了。所以分析个毛效用函数啊,只会机械套数学公式,不会独立思考。一群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