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比别人多走一步
文/闫振坤
名人的故事不是生活的导师,他的昨天不能教会你在今天成功,但仔细品来,昨天、今天乃至未来的名人在成功的过程中似乎总是伴随着完全相同的哲学逻辑。
他是一个出身贫寒家庭的孩子,从小由于家贫读不起书,15岁小学毕业后便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在这个小小的县城中,开米店的有30多家。由于资金少,他只好将店租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在所有的米店中,他的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也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所以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他的生意总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他没有放弃,生活的窘迫也使他无法放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米店所卖的米都会掺杂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由于当时农民收获的谷物要在马路上晒干,所以掺杂这些杂物是正常的,但他却从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嗅到了商机。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这些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他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更受客户欢迎,米店生意由此也日渐红火起来。
之后,他又一改其他米店等待顾客上门买米的惯例,主动为顾客送米,而且还要将米倒进顾客家的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会将陈米倒出来,然后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在送米之时,他还会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由于这些服务的“与众不同”,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多年之后,这个普通的米店老板成为了台湾首富,他就是王永庆。王永庆卖米的故事无疑会给每一个在物流商海中浮沉的人士们一些启迪。
当我们在谈论“精益供应链”、“敏捷供应链”、“一体化的供应链”等时髦概念时,其实供应链管理思想很早就存在在我们身边。沿着客户需求的目标,精于思,敏于行,在业务上做精做细,努力比别人多走一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未来,我们不知道最前沿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什么,但最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必定存在于多走一步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脚步之中。
——本文来自《环球供应链》2010年第2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