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资源竞争;(土地,各种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科技,劳动力)
当代中国阶级间的资源竞争的对象主要是土地、各种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科技、公权力资源(属于资源配置资源范畴,参见经济原理部分的分析)、劳动力。其中依资源本身对当代中国国内自然分工实践的贡献程度为标准,科技和公权力资源最优质,各种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次之,劳动力和土地最次。资源竞争的主体是权贵资本主义阶级(权贵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联合阶级。处于被统治阶级地位)、国家社会主义(农民、工人、小资产者的联合阶级。尽管表面上看他们都是产权私有者,但是在与权贵资本的资源竞争中,处于同等地位。这个联合阶级处于统治阶级地位)。当代中国的统治阶级握有大部分上述资源要素,而权贵资本主义则只握有少部分。
需要作出说明,权贵主义阶级不同于权力阶级,前者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已经获得部分物资资源的实际控制权,只是尚未得到或将得到私有制所有承认的阶级,由于其在当代中国的阶级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只掌握有部分公权力资源,这部分公权力资源是其将部分物资资源的实际控制权转化为私有制所有权的基础或成本),因此与资本主义阶级一道处于被统治阶级地位,尽管它们的阶级成员来自于曾经的统治阶级即权力阶级。而权力阶级则是建国之前的国内社会分工实践的过程中成长或转化过来的地主、买办等原统治阶级成员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富农、部分中农等原被统治阶级成员(某个时代某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划分,应根据被所握有的相应资源要素实际控制权或所有权在相应国内自然分工实践中的地位决定的对于国内社会分工实践模式的选择的共同态度划分。也可以在这个共同态度之下,根据所持资源要素的种类或重要性程度分类。如当代中国的统治阶级内部,可以进一步分为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权力阶级、知识分子阶级等等;当代中国的被统治阶级内部,还可以分为权贵阶级、资产阶级等)。
但是资源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最终决定于国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及其与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的差值。当这个差值或其变化处于一定稳定状态时并达到一定的稳定程度时,阶级间的资源竞争格局就反映为资源所有制。
四 资源所有制、资源供给及价格;(土地;各种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所有制即国企产权;科研;劳动力)
土地所有制。权贵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在土地资源要素的竞争格局中,前者到目前为止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后者处于主导地位。并且,这个格局在短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因此土地所有制结构在短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两个阶级的土地资源竞争反映在土地所有制的逐步变革上,表现为,土地通过各种(非法形式和合法形式两种。前者如强拆强征。后者如政府手段。但是两者往往合二为一。前为超越所有制的资源竞争手段。后为不超越所有制的资源竞争手段)形式被私有化。需要批判的是,有的经济学家鼓吹土地全盘私有化或快速私有化,这会导致土地价格的猛降(不符合农民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的利益,尽管表面上土地归农民个体所有了,但是正因此,农民作为一个阶级的力量将减损。农民只有在与工人阶级和权力阶级的联合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即通过逐步缓慢的土地私有化)和大量农民失业,因此必然会遭到农民阶级及其联合阶级的反对(权力阶级将因此丧失转化为权贵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机会,工人阶级也将遭遇因为农民失业所致劳动力的大量供给而致其劳动力价格的降低的危险),同时这也是违反当代中国的自然历史过程的趋势的。
各种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所有制即国企产权。同土地资源要素一样,权贵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在该要素的竞争格局中,前者处于附属地位,后者处于主导地位,且短期内这个格局不会根本改变。两者在该资源的竞争表现为国企产权的界定、定价过程。界定过程也可能是非法形式和合法形式两种,这为读者日常所能直观。站在当代中国的自然历史进程的立场,同样需要批判的是那些鼓吹全盘私有或快速私有的主张。如同其他几种资源一样,全盘私有或快速私有将使国企产权的价格下降,损害国家社会主义联合阶级的利益,从自然历史的高度看,反过来也会损害权贵资本主义联合阶级的利益。
科研。前面讲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的提升,国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有所下降,进一步导致选择新实践的能力的下降。这个选择能力直接变现为科研能力的下降。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日趋市场化。作者看来市场化的科研体制虽能够增强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的内在驱动力,但是却减弱了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的外在驱动力。所谓内在驱动力,就是指因获利本能而致提升科研能力的愿望。所谓外在驱动力,就是指科研机构直接受益于外部物质技术支持。市场化的科研体制,尽管它可能对一些应用性的研究项目更有效率,但对于短期内缺乏应用性和回报的基础项目则不感兴趣。因此,两个联合阶级之间在科研资源的竞争,反映为所有制就表现为科研体制市场化合反市场化。另一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科研体制会有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高于市场水平的科研投入,因此这也是符合知识分子阶级的利益的。但是同样需要联合工人、农民、权力阶级来共同维护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才能实现。
劳动力。劳动力资源要素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实际控制的要素。但是市场中劳动力资源的价格取决于劳动力,而劳动力的多少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制度,而劳动力供给制度取决于两大联合阶级之间的博弈。正如同农民阶级与土地资源一样,尽管劳动力供给制度的直接当事人是工人阶级,但是工人阶级只有在与农民阶级和权力阶级的联合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完稿于2010年6月20日)
参考文献:
[1] 黄凤琳,《知识原理》,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2] 黄凤琳,《科学学原理草稿》,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3] 黄凤琳,《社会科学学原理》,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4] 黄凤琳,《国家原理及当代中国国家性质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5月。
[5] 黄凤琳,《存在的三重根及其求解》,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6月。
[6] 黄凤琳,《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学原理》,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6月。
[7] 黄凤琳,《哲学的三重根或哲学学原理》,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Fengli.htm,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