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766 11
2010-06-20
尽管去年亏损了4.6亿元人民币,但英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YGE.NYSE,下称“英利”)还是抢到了一个世界杯赞助商的席位,也是首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公司。
有消息称,从事太阳能电池业务的英利公司为此掏出了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6亿元)赞助费。但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上述数据可能有所夸张,实际投入约为2亿元人民币,不过这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投入。
6月16日晚,西班牙对瑞士的比赛开场几分钟后,“中国英利”的汉字就出现在了球场上。
一位球迷告诉本报,这四个汉字的滚动广告在每隔一段时间后还会被“YINGLI SOLAR”的字样代替。
这仅仅是英利作为赞助商的一部分权利。公司还可为南非世界杯20个训练基地提供太阳能电池板,享有包括部分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门票、场地广告宣传和媒体版权在内的全球市场营销权,获准在赛场的球迷乐园展示其太阳能产品等等。
德国世界杯上,各企业一共掏出了7.5亿欧元的赞助费,而本届世界杯的电视转播授权费、特许赞助费总收入将达到破纪录的30多亿美元。有人估算,英利公司要为此付出8000万美元。
英利公司一位管理层在昨天下午告诉本报,因为曾与国际足联签订过保密协议,到底投入了多少赞助费用不便对外透露。
但该人士表示,世界杯的整体赞助费用占2010年英利公司营业收入的2%~3%。而且,一些投资者在得知该支出时也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世界杯的赞助费用,公司将分别摊销在四个季度内。”英利这位人士说道。
去年,英利获得了72.549亿元的收入,相比2008年的75.53亿元有所下滑。虽然其出货量大增87%(525.3兆瓦),但公司净亏损4.6亿元。
英利上述人士称,今年公司的收入可能会在70亿元人民币以上,但最终数字还要等到年底,“近期欧元波动频繁,也会对公司的营收带来影响。”
如果按照70亿元测算,英利在世界杯上的投入大约在1.4亿元到2.1亿元人民币。
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认为,今年英利的出货量将增加到950兆瓦到1000兆瓦,相比去年同期翻番。而且今年的电池组件、电池片销售价格相比去年第四季度,跌幅也不是很大,即便计算欧元汇兑损失,那么公司的营收也可能增加到100亿元附近。那么,若是投入3%,世界杯将让英利支出3亿元人民币。
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英利营收为24.49亿元,净利润4.159亿元,毛利率达33.3%。
2009年,英利的整体运营费用为12亿元,是2008年的近一倍。关于去年的亏损,可能与其去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有关,如2009年第三季度有2.048亿元的运营支出,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熊猫系列电池的研发开支。
对于英利是否该在世界杯上亮相,市场观点并不相同。尚德电力(STP.NYSE)一位管理层表示,尚德电力是不会在体育赛事上做投入的。
他补充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销售路径分为两种,BTOB((企业对企业的营销关系)、BTOC(企业对终端消费者的营销关系)。前者占主导地位,后者作为补充。当通过BTOC模式销售时,终端消费者可能还是会倾向于当地分销商的推荐来购买产品,而不是认品牌。因此,我们对品牌的宣传基本是通过行业杂志或者行业展览会、研讨会的形式,以便让地区经销商、上下游企业有所了解。”
尚德电力这位管理层、美国汇知品牌策划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陆亦琦博士也认为,太阳能这类产品的受众还是有限的,是否通过体育赛事去做推广值得研究。
“首先,很多公司的决策者并不是球迷。其次,英利这类电池产品的购买决策会比较复杂,会涉及到采购、工程、决策层等多个层级。它不像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快速消费品,人们购买时的决策速度会较快,因此他们也会在体育赛事上大做广告。当然,BTOB的产品虽然做赛事广告是有益的,但推广效果不一定会很好。” 陆亦琦表示。
不过英利那位人士认为,“英利”品牌在世界杯上的亮相,肯定会加深终端消费者的印象,有利于公司的业务拓展。最新统计显示,希腊对韩国的那场比赛中,内地收视观众高达2400万人。
英利在网民中也引起了很大反响。6月11日即世界杯刚开幕不久,当英利的广告出现在赛场时,某搜索引擎的“用户关注度”统计显示,“英利”二字的关注度同比前一日大幅升高了4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0 19:54:53
2009年12月5日,南非开普敦,世界杯抽签仪式,一位中国最著名电视台的体育名记很不幸地成为了其他国家同行的调侃对象:“中国队没有出线,你们还来南非干什么?”情景可想何等尴尬。不过,如果世界杯开赛之后他们再次相遇,相信这位名记不会再有任何的尴尬,反而能够骄傲地告诉对方:“中国队虽然没有来,但是所有的世界杯比赛都得靠中国的企业照明。”

的确,今年2月,来自中国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公司与国际足联签署协议,成为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赞助商。这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在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赛场的大背景下,英利集团实际上成为了世界杯赛场上唯一的“中国元素”。

据介绍,英利能源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在每场90分钟的比赛里,英利在球场广告中有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广告中将突出英利产品特点,也会强调中国元素。此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只有在英利没有继续赞助意愿的情况下,才能寻找其他新能源类的赞助商。

不久前,另外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福建的鸿星尔克还在期待着一种可能——作为球衣赞助商跟随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一同进军世界杯,成为唯一一个赞助世界杯参赛球队的中国体育服装品牌。遗憾的是,最终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背叛”了曾经和他们一起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的鸿星尔克,选择了新的球衣赞助商——意大利的一个体育品牌。

不过,英利集团和鸿星尔克看上去的一得一失之间,隐含的却不是简单的两个企业的营销成败,而是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不断成长成形的中国企业的世界梦想。

英利的算盘

事实上,英利集团与世界杯的结缘应该上溯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英利集团为当时的世界杯赛场之一凯泽斯劳滕球场提供了自己生产的光伏产品。通过这样的“小试牛刀”,英利集团尝到了甜头,在扩大德国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对世界杯的影响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了解光伏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在不久前接受一家杂志社采访时就曾评论说:“这几十年德国人做了一件坏事一件好事,坏事是发动了二战,好事是推动发展新能源。”

显然,包括英利在内的各种新能源企业都曾经将德国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乐园,并且也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一方面德国政府开始下调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和资金投入新能源行业也使得这个原本利润丰厚的行业开始进入了价格肉搏的阶段。就英利自身而言,德国市场在其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当市场争夺的焦点从一个国家变成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英利集团整个的战略也必须随之相应调整。如果说通过赞助一个世界杯球场能够让德国相信英利的实力,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全世界都能快速看到英利,相信英利呢?世界杯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国际对手太强悍

和英利集团一样属于中国制造的鸿星尔克因为身处日用消费品的前沿,更早地开始了自身品牌的建设和借力重大体育赛事进行推广。但是很不幸的是,在体育用品这个行业,鸿星尔克面临的所有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们无不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体育赛事的稀缺价值,而他们几乎个个都比鸿星尔克看上去更强大更老练,从国际上的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到国内的李宁、安踏、匹克,还有361度。

不过,无缘世界杯赛场对于鸿星尔克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一方面,通过媒体对此事件的传播,鸿星尔克不但让公众看到了他们营销战术的聪明之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鸿星尔克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体育市场竞争的残酷,更加坚决地执行自己以网球为主要代表运动的核心战略。

我们注意到,世界体育用品的两大品牌尽管几乎所有的体育领域都有涉及,但是都有自己核心的势力范围,耐克在篮球领域的地位排第一,阿迪达斯在足球领域则更胜一筹,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优势,他们一方面互相抢夺地盘,另一方面也默契地保持着一种瓜分市场的态势。而这种默契竞争的结果,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其他体育品牌或兵败退出,或沦为他们的子品牌甚至孙品牌。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也涌现出了包括鸿星尔克在内的一批国产体育品牌。不过,为了快速地占领市场,抢夺消费者的眼球,大多数品牌都选择了疯狂投广告、疯狂开分店、疯狂上产品的发展路径。但是,2005年至今,除了李宁、安踏、361度、匹克等品牌依然保持不错的势头外,更多的品牌要么偃旗息鼓,要么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昔日风光无限的双星、康威都是这样的例证。

核心产品、核心赛事以及核心范围,将是中国国内体育品牌下一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正如李宁在羽毛球领域的投资和收购,避开篮球、足球等表面热闹的大众赛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深入做研发,做推广,发现并且圈住核心的赛事资源,这才是中国体育品牌成为国际体育品牌必须要走的华山一条道。

除了足球世界杯,还有太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太多的优质赛事资源,缺乏有眼光的中国体育品牌去占领,譬如高尔夫,譬如滑雪,譬如游泳。

中国企业还在外围

中国企业其实早已经在世界杯上赚到过真金白银。2010年的南非也不例外。

位于嘉兴的某生产旗帜的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做世界杯国旗的订单,目前大批量订单的360万面国旗已经发货,一些小额订单仍在生产当中。

不仅如此,余姚一家公司成为纳尔逊曼德拉湾球场座椅的生产厂家。除了5万张场馆座椅,他们还承包了此次世界杯部分训练场、新闻中心的座椅制造,总合同金额超过250万美元。如今,球场所有的座椅都打上了该公司的LOGO,准备盛装迎接全世界的球迷。

如果说英利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是中国企业进军的开始,那么上面提到的几家企业同样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希望。

就像刚刚和英利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爱国者一样,他们也赞助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另一项赛事F1,然而作为爱国者老板的冯军无论在哪里都说:“赞助F1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索尼、三星。”

足球的世界杯开打了,没有中国队。但是企业的世界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的挑战和机会,除智慧和勇气之外,更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19:55:38
2009年12月5日,南非开普敦,世界杯抽签仪式,一位中国最著名电视台的体育名记很不幸地成为了其他国家同行的调侃对象:“中国队没有出线,你们还来南非干什么?”情景可想何等尴尬。不过,如果世界杯开赛之后他们再次相遇,相信这位名记不会再有任何的尴尬,反而能够骄傲地告诉对方:“中国队虽然没有来,但是所有的世界杯比赛都得靠中国的企业照明。”

的确,今年2月,来自中国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公司与国际足联签署协议,成为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赞助商。这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在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赛场的大背景下,英利集团实际上成为了世界杯赛场上唯一的“中国元素”。

据介绍,英利能源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在每场90分钟的比赛里,英利在球场广告中有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广告中将突出英利产品特点,也会强调中国元素。此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只有在英利没有继续赞助意愿的情况下,才能寻找其他新能源类的赞助商。

不久前,另外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福建的鸿星尔克还在期待着一种可能——作为球衣赞助商跟随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一同进军世界杯,成为唯一一个赞助世界杯参赛球队的中国体育服装品牌。遗憾的是,最终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背叛”了曾经和他们一起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的鸿星尔克,选择了新的球衣赞助商——意大利的一个体育品牌。

不过,英利集团和鸿星尔克看上去的一得一失之间,隐含的却不是简单的两个企业的营销成败,而是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不断成长成形的中国企业的世界梦想。

英利的算盘

事实上,英利集团与世界杯的结缘应该上溯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英利集团为当时的世界杯赛场之一凯泽斯劳滕球场提供了自己生产的光伏产品。通过这样的“小试牛刀”,英利集团尝到了甜头,在扩大德国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对世界杯的影响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了解光伏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在不久前接受一家杂志社采访时就曾评论说:“这几十年德国人做了一件坏事一件好事,坏事是发动了二战,好事是推动发展新能源。”

显然,包括英利在内的各种新能源企业都曾经将德国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乐园,并且也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一方面德国政府开始下调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和资金投入新能源行业也使得这个原本利润丰厚的行业开始进入了价格肉搏的阶段。就英利自身而言,德国市场在其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当市场争夺的焦点从一个国家变成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英利集团整个的战略也必须随之相应调整。如果说通过赞助一个世界杯球场能够让德国相信英利的实力,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全世界都能快速看到英利,相信英利呢?世界杯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国际对手太强悍

和英利集团一样属于中国制造的鸿星尔克因为身处日用消费品的前沿,更早地开始了自身品牌的建设和借力重大体育赛事进行推广。但是很不幸的是,在体育用品这个行业,鸿星尔克面临的所有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们无不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体育赛事的稀缺价值,而他们几乎个个都比鸿星尔克看上去更强大更老练,从国际上的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到国内的李宁、安踏、匹克,还有361度。

不过,无缘世界杯赛场对于鸿星尔克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一方面,通过媒体对此事件的传播,鸿星尔克不但让公众看到了他们营销战术的聪明之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鸿星尔克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体育市场竞争的残酷,更加坚决地执行自己以网球为主要代表运动的核心战略。

我们注意到,世界体育用品的两大品牌尽管几乎所有的体育领域都有涉及,但是都有自己核心的势力范围,耐克在篮球领域的地位排第一,阿迪达斯在足球领域则更胜一筹,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优势,他们一方面互相抢夺地盘,另一方面也默契地保持着一种瓜分市场的态势。而这种默契竞争的结果,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其他体育品牌或兵败退出,或沦为他们的子品牌甚至孙品牌。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也涌现出了包括鸿星尔克在内的一批国产体育品牌。不过,为了快速地占领市场,抢夺消费者的眼球,大多数品牌都选择了疯狂投广告、疯狂开分店、疯狂上产品的发展路径。但是,2005年至今,除了李宁、安踏、361度、匹克等品牌依然保持不错的势头外,更多的品牌要么偃旗息鼓,要么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昔日风光无限的双星、康威都是这样的例证。

核心产品、核心赛事以及核心范围,将是中国国内体育品牌下一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正如李宁在羽毛球领域的投资和收购,避开篮球、足球等表面热闹的大众赛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深入做研发,做推广,发现并且圈住核心的赛事资源,这才是中国体育品牌成为国际体育品牌必须要走的华山一条道。

除了足球世界杯,还有太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太多的优质赛事资源,缺乏有眼光的中国体育品牌去占领,譬如高尔夫,譬如滑雪,譬如游泳。

中国企业还在外围

中国企业其实早已经在世界杯上赚到过真金白银。2010年的南非也不例外。

位于嘉兴的某生产旗帜的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做世界杯国旗的订单,目前大批量订单的360万面国旗已经发货,一些小额订单仍在生产当中。

不仅如此,余姚一家公司成为纳尔逊曼德拉湾球场座椅的生产厂家。除了5万张场馆座椅,他们还承包了此次世界杯部分训练场、新闻中心的座椅制造,总合同金额超过250万美元。如今,球场所有的座椅都打上了该公司的LOGO,准备盛装迎接全世界的球迷。

如果说英利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是中国企业进军的开始,那么上面提到的几家企业同样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希望。

就像刚刚和英利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爱国者一样,他们也赞助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另一项赛事F1,然而作为爱国者老板的冯军无论在哪里都说:“赞助F1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索尼、三星。”

足球的世界杯开打了,没有中国队。但是企业的世界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的挑战和机会,除智慧和勇气之外,更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19:57:58
2009年12月5日,南非开普敦,世界杯抽签仪式,一位中国最著名电视台的体育名记很不幸地成为了其他国家同行的调侃对象:“中国队没有出线,你们还来南非干什么?”情景可想何等尴尬。不过,如果世界杯开赛之后他们再次相遇,相信这位名记不会再有任何的尴尬,反而能够骄傲地告诉对方:“中国队虽然没有来,但是所有的世界杯比赛都得靠中国的企业照明。”

的确,今年2月,来自中国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公司与国际足联签署协议,成为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赞助商。这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在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赛场的大背景下,英利集团实际上成为了世界杯赛场上唯一的“中国元素”。

据介绍,英利能源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在每场90分钟的比赛里,英利在球场广告中有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广告中将突出英利产品特点,也会强调中国元素。此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只有在英利没有继续赞助意愿的情况下,才能寻找其他新能源类的赞助商。

不久前,另外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福建的鸿星尔克还在期待着一种可能——作为球衣赞助商跟随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一同进军世界杯,成为唯一一个赞助世界杯参赛球队的中国体育服装品牌。遗憾的是,最终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背叛”了曾经和他们一起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的鸿星尔克,选择了新的球衣赞助商——意大利的一个体育品牌。

不过,英利集团和鸿星尔克看上去的一得一失之间,隐含的却不是简单的两个企业的营销成败,而是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不断成长成形的中国企业的世界梦想。

英利的算盘

事实上,英利集团与世界杯的结缘应该上溯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英利集团为当时的世界杯赛场之一凯泽斯劳滕球场提供了自己生产的光伏产品。通过这样的“小试牛刀”,英利集团尝到了甜头,在扩大德国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对世界杯的影响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了解光伏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在不久前接受一家杂志社采访时就曾评论说:“这几十年德国人做了一件坏事一件好事,坏事是发动了二战,好事是推动发展新能源。”

显然,包括英利在内的各种新能源企业都曾经将德国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乐园,并且也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一方面德国政府开始下调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和资金投入新能源行业也使得这个原本利润丰厚的行业开始进入了价格肉搏的阶段。就英利自身而言,德国市场在其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当市场争夺的焦点从一个国家变成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英利集团整个的战略也必须随之相应调整。如果说通过赞助一个世界杯球场能够让德国相信英利的实力,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全世界都能快速看到英利,相信英利呢?世界杯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国际对手太强悍

和英利集团一样属于中国制造的鸿星尔克因为身处日用消费品的前沿,更早地开始了自身品牌的建设和借力重大体育赛事进行推广。但是很不幸的是,在体育用品这个行业,鸿星尔克面临的所有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们无不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体育赛事的稀缺价值,而他们几乎个个都比鸿星尔克看上去更强大更老练,从国际上的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到国内的李宁、安踏、匹克,还有361度。

不过,无缘世界杯赛场对于鸿星尔克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一方面,通过媒体对此事件的传播,鸿星尔克不但让公众看到了他们营销战术的聪明之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鸿星尔克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体育市场竞争的残酷,更加坚决地执行自己以网球为主要代表运动的核心战略。

我们注意到,世界体育用品的两大品牌尽管几乎所有的体育领域都有涉及,但是都有自己核心的势力范围,耐克在篮球领域的地位排第一,阿迪达斯在足球领域则更胜一筹,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优势,他们一方面互相抢夺地盘,另一方面也默契地保持着一种瓜分市场的态势。而这种默契竞争的结果,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其他体育品牌或兵败退出,或沦为他们的子品牌甚至孙品牌。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也涌现出了包括鸿星尔克在内的一批国产体育品牌。不过,为了快速地占领市场,抢夺消费者的眼球,大多数品牌都选择了疯狂投广告、疯狂开分店、疯狂上产品的发展路径。但是,2005年至今,除了李宁、安踏、361度、匹克等品牌依然保持不错的势头外,更多的品牌要么偃旗息鼓,要么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昔日风光无限的双星、康威都是这样的例证。

核心产品、核心赛事以及核心范围,将是中国国内体育品牌下一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正如李宁在羽毛球领域的投资和收购,避开篮球、足球等表面热闹的大众赛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深入做研发,做推广,发现并且圈住核心的赛事资源,这才是中国体育品牌成为国际体育品牌必须要走的华山一条道。

除了足球世界杯,还有太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太多的优质赛事资源,缺乏有眼光的中国体育品牌去占领,譬如高尔夫,譬如滑雪,譬如游泳。

中国企业还在外围

中国企业其实早已经在世界杯上赚到过真金白银。2010年的南非也不例外。

位于嘉兴的某生产旗帜的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做世界杯国旗的订单,目前大批量订单的360万面国旗已经发货,一些小额订单仍在生产当中。

不仅如此,余姚一家公司成为纳尔逊曼德拉湾球场座椅的生产厂家。除了5万张场馆座椅,他们还承包了此次世界杯部分训练场、新闻中心的座椅制造,总合同金额超过250万美元。如今,球场所有的座椅都打上了该公司的LOGO,准备盛装迎接全世界的球迷。

如果说英利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是中国企业进军的开始,那么上面提到的几家企业同样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希望。

就像刚刚和英利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爱国者一样,他们也赞助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另一项赛事F1,然而作为爱国者老板的冯军无论在哪里都说:“赞助F1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索尼、三星。”

足球的世界杯开打了,没有中国队。但是企业的世界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的挑战和机会,除智慧和勇气之外,更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20:01:47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0 20:02:18
2009年12月5日,南非开普敦,世界杯抽签仪式,一位中国最著名电视台的体育名记很不幸地成为了其他国家同行的调侃对象:“中国队没有出线,你们还来南非干什么?”情景可想何等尴尬。不过,如果世界杯开赛之后他们再次相遇,相信这位名记不会再有任何的尴尬,反而能够骄傲地告诉对方:“中国队虽然没有来,但是所有的世界杯比赛都得靠中国的企业照明。”

的确,今年2月,来自中国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公司与国际足联签署协议,成为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赞助商。这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在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赛场的大背景下,英利集团实际上成为了世界杯赛场上唯一的“中国元素”。

据介绍,英利能源将在南非世界杯上“出场”64场比赛。在每场90分钟的比赛里,英利在球场广告中有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广告中将突出英利产品特点,也会强调中国元素。此外,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只有在英利没有继续赞助意愿的情况下,才能寻找其他新能源类的赞助商。

不久前,另外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福建的鸿星尔克还在期待着一种可能——作为球衣赞助商跟随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一同进军世界杯,成为唯一一个赞助世界杯参赛球队的中国体育服装品牌。遗憾的是,最终朝鲜国家男子足球队“背叛”了曾经和他们一起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的鸿星尔克,选择了新的球衣赞助商——意大利的一个体育品牌。

不过,英利集团和鸿星尔克看上去的一得一失之间,隐含的却不是简单的两个企业的营销成败,而是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不断成长成形的中国企业的世界梦想。

英利的算盘

事实上,英利集团与世界杯的结缘应该上溯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英利集团为当时的世界杯赛场之一凯泽斯劳滕球场提供了自己生产的光伏产品。通过这样的“小试牛刀”,英利集团尝到了甜头,在扩大德国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对世界杯的影响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了解光伏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在不久前接受一家杂志社采访时就曾评论说:“这几十年德国人做了一件坏事一件好事,坏事是发动了二战,好事是推动发展新能源。”

显然,包括英利在内的各种新能源企业都曾经将德国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乐园,并且也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一方面德国政府开始下调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和资金投入新能源行业也使得这个原本利润丰厚的行业开始进入了价格肉搏的阶段。就英利自身而言,德国市场在其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例也是逐年下降。

当市场争夺的焦点从一个国家变成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英利集团整个的战略也必须随之相应调整。如果说通过赞助一个世界杯球场能够让德国相信英利的实力,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全世界都能快速看到英利,相信英利呢?世界杯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国际对手太强悍

和英利集团一样属于中国制造的鸿星尔克因为身处日用消费品的前沿,更早地开始了自身品牌的建设和借力重大体育赛事进行推广。但是很不幸的是,在体育用品这个行业,鸿星尔克面临的所有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们无不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体育赛事的稀缺价值,而他们几乎个个都比鸿星尔克看上去更强大更老练,从国际上的阿迪达斯、耐克、彪马到国内的李宁、安踏、匹克,还有361度。

不过,无缘世界杯赛场对于鸿星尔克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一方面,通过媒体对此事件的传播,鸿星尔克不但让公众看到了他们营销战术的聪明之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鸿星尔克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体育市场竞争的残酷,更加坚决地执行自己以网球为主要代表运动的核心战略。

我们注意到,世界体育用品的两大品牌尽管几乎所有的体育领域都有涉及,但是都有自己核心的势力范围,耐克在篮球领域的地位排第一,阿迪达斯在足球领域则更胜一筹,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优势,他们一方面互相抢夺地盘,另一方面也默契地保持着一种瓜分市场的态势。而这种默契竞争的结果,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其他体育品牌或兵败退出,或沦为他们的子品牌甚至孙品牌。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也涌现出了包括鸿星尔克在内的一批国产体育品牌。不过,为了快速地占领市场,抢夺消费者的眼球,大多数品牌都选择了疯狂投广告、疯狂开分店、疯狂上产品的发展路径。但是,2005年至今,除了李宁、安踏、361度、匹克等品牌依然保持不错的势头外,更多的品牌要么偃旗息鼓,要么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昔日风光无限的双星、康威都是这样的例证。

核心产品、核心赛事以及核心范围,将是中国国内体育品牌下一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正如李宁在羽毛球领域的投资和收购,避开篮球、足球等表面热闹的大众赛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深入做研发,做推广,发现并且圈住核心的赛事资源,这才是中国体育品牌成为国际体育品牌必须要走的华山一条道。

除了足球世界杯,还有太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太多的优质赛事资源,缺乏有眼光的中国体育品牌去占领,譬如高尔夫,譬如滑雪,譬如游泳。

中国企业还在外围

中国企业其实早已经在世界杯上赚到过真金白银。2010年的南非也不例外。

位于嘉兴的某生产旗帜的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做世界杯国旗的订单,目前大批量订单的360万面国旗已经发货,一些小额订单仍在生产当中。

不仅如此,余姚一家公司成为纳尔逊曼德拉湾球场座椅的生产厂家。除了5万张场馆座椅,他们还承包了此次世界杯部分训练场、新闻中心的座椅制造,总合同金额超过250万美元。如今,球场所有的座椅都打上了该公司的LOGO,准备盛装迎接全世界的球迷。

如果说英利成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是中国企业进军的开始,那么上面提到的几家企业同样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希望。

就像刚刚和英利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爱国者一样,他们也赞助了世界上最顶级的另一项赛事F1,然而作为爱国者老板的冯军无论在哪里都说:“赞助F1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索尼、三星。”

足球的世界杯开打了,没有中国队。但是企业的世界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的挑战和机会,除智慧和勇气之外,更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