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人对策,
我认为个人对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国家的许多政策在变,市场的预期在变,未来可能出现高收益的产品在变,所以提醒大家注意,我这里提到的对策,只能应付目前的问题,我想如果我得观点能够管住半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未来很多事情变化了,就很难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这些了。
另外,每个人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目前已经是百万富翁,有的人家有室了,需要做的是保值增值;有的人只是刚刚开始工作,很快要面对买房结婚等一大堆用钱需求,需要快速挣钱;有的人工作稳定,未来现金流稳定;有的人朝不保夕,随时面临失业的威胁等等。我下面会用几个原则把人分类,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我想先按照收入的稳定性把人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收入受经济周期波动较小的,例如个人工作比较稳定,未来个人收入的现金流比较稳定,或者有农业作最后保障的。例如中央国家机关省地级以上国家机关公务员、国家无限支持的国有企业(包括五大国有银行、三大石油公司、大型国字头或中字头央企)等机构、公用事业企业(水、电、煤气、电网)、教育科研等事业单位、完全垄断行业(烟草、盐业、殡丧)等。第一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个人投资可以以较高比例进入一些风险较高的领域。第二类是个人工作和收入在未来出现波动可能性比较大,所处的行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行业。例如完全竞争行业(出口加工业、纺织业、外贸、家电、零售等),个人所在机构比较弱小,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冲击的,例如中小企业、个体户等。这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未来现金流不稳定,所以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的比例要适当放低一些,多投一些有保障稳定的产品。
第二个分类原则是个人年龄和家庭状况。简单说,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乐单身阶段,年龄在30岁以下,职业上刚刚起步,收入较低,同时对父母的赡养压力较小。这个阶段因为负担较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可以多涉足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第二阶段是两口之家30岁到35岁,面临结婚、买房、生孩子等一些列需求,个人职业稳步发展,收入不断上升。但同时面临刚性的支出需求,双方父母开始变老,赡养压力逐步上升。这个时间段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由于收入增加比第一阶段有所上升,可以在保证家庭正常开销的前提下继续增加风险类资产头资。第三阶段是35岁-50岁,三口之家,夫妻双方的职业继续发展,收入比上一阶段有质的提高,步入职业黄金期。主要开销除了家庭开销之外,还有小孩教育、赡养父母、养老准备等。由于这个时间段个人收入很高,家庭结余资金比较多,可以继续高比例配置到风险资产,但开始控制比例,逐步提高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稳定产品的比例。第四阶段是50岁到65岁,夫妻双方开始步入职业终结期,收入稳定在一定阶段开始下降了。主要开支在于子女教育深造、父母养老送终、个人开始步入养老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不断下降,投资产品中风险高收益高的产品占比不断下降,稳定型收益产品得比例不断上升。第五阶段是65到死亡阶段,这个阶段基本没有了工作收入,主要靠投资收益,目标是保证个人的生活质量不下降,能够过一个体面的老年生活。风险承受能力越来越小,高比例配置低风险高收益产品。
第三个分类原则是个人的存量财富。如果个人在保证自用住房之外有高于50万的资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这个风险承受能力会随着剩余资产规模的不断提高而提高。所以有大量剩余资产的朋友可以多涉足一些高风险的资产。我们以10万以下为一档,10到50万为一档,50万到100万为一档,100万到1000万为一档,1000万到5000万为一档,5000万以上为最高档,我个人建议资产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朋友考虑进入高增长行业创业。其他几档资产规模的朋友可以考虑以金融资产投资为主。大家在计算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时候按照档位给自己评分。
第四个原则是风险分散原则。我们知道金融学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是你持有的资产相关性越低,在同样收益条件下风险就越小。我们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固定收益类(fixed-income securities,包括各类债券),第二类是权益类(equities,包括股票基金、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等),第三类是商品类(commodities,包括金银等贵金属,铜锡铅等贱金属,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第四类是房地产(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第五类我们统称为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包括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古董、艺术品、奢侈品、球员、歌星、证券化人寿保险单等等);各类基金由于本身投资产品不同,有的是股票型,有的是债券型,有的是混合型,所以大家要区别对待。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几大类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不同的经济阶段,相关性也会发生变化的。
我们在投资时至少要根据我上面提到的几个原则进行分析,定位好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考虑个人各类特殊情况的基础上投资,投资要尽量分散化,除了产品分散化之外,地域也应该分散化,在产品内部行业也要分散化。
另外,许多年轻的朋友因为你有工作,未来不断有现金流收入,那么你本身就相当于持有一张大的债券,每个月的工资其实就是债券利息,所以你就应该多持有一些风险较大的资产,例如股票、基金等,这样你的整体风险会因为你的多样化而降低,同时收益却提高了。如果你的工作本来就容易波动,未来收益很不稳定,你就要减少持有股票等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多考虑债券、保险、黄金等资产。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项分项投资的情况。
1、个人股票投资建议。我建议个人剩余资产在50万以上的朋友可以考虑利用国家放开个人境外投资的机会到香港股票市场投资,个人认为未来1年左右的时间里,香港股票市场的表现会比国内市场要好得多,特别是风险要小的多。资产配置方面,多考虑我们提到的未来潜力比较大的行业。至于具体的股票名称我就不再一一点明了,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如果有朋友还是喜欢国内股市,可以再国内股市做。在汇率做出大的调整之前,特别是在十七大之前,国内股市肯定还会涨,不过投资的时候要控制好仓位,做好止损,犯不着为了一点小利润,冒太大的风险。
个人基金投资建议。你要是有余钱,可以投一点基金,但不要把养老钱救命钱之类的钱投到基金里面。另外,还是要看大市,特别是这么几个因素,十七大前后和十七大报告、汇率大幅调整、国际经济形势出现明显下滑等;风声不好的话就赶紧撤,少赚一点总比套牢三年,亏掉大半强吧。
2、个人黄金投资建议。黄金是货币之王,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还是马克思说得好,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有朋友认为黄金只能用来装饰,所以价值不大,我个人不敢苟同这一说法。其实我们知道一种东西要成为货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内在价值稳定,第二是携带储存方便,第三是财富含量高可以轻易分割量化,第四是不会轻易风化腐烂,第五是要在各个地方被人们接受,第六是容易鉴别真伪等等。黄金就因为这些特点就一直是货币之王。光从有用的角度来看,粮食最有用了,谁都需要,可是粮食一不好储存、二不好携带,三价值含量太低,所以粮食不能做货币。石油也一样,就因为本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石油可以做储备货币,但不能成为流通货币。
欧洲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经使用过金本位。在金本位制度下,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工业化的关键阶段,货币保持了高度稳定,例如法国法郎,从1814年到1914年,保持了100年的稳定。德国马克从1883年到1914年保持了31年的货币稳定。美国1800年的物价指数为102.2,到1913年物价下降到了80.7,美国在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历史巨变中,平均通货膨胀几乎为零,年均价格波动不超过1.3%。金本位下最长物价保持稳定时间最长的要数英国了:1974年7月13日,《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统计报告,从1664年到1914年的250年里,在金本位运作之下,英国物价在长达250年的漫长岁月里保持着平稳而略微下降的趋势;如果1664年英国物价指数设定为100的话,除了在拿破仑战争期间(1813年),物价曾经短暂地上涨到180之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物价指数都低于1664年的标准,当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的物价指数为91;也就是说1914年一英镑的购买力比250年前的一英镑购买力更强。实际上,我认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效率在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所以如果货币不贬值的话,货币的购买力就应该是越来越强的。(本段数据引自宋鸿兵《货币战争》)
我们来看,废除金本位以后各国货币购买力情况。1971年,一盎司黄金价值35美元,到2006年的一盎司黄金价值630美元,是1971年的18倍,也就是说美元相对于黄金实际已经贬值了18倍,相当于1971年一美元购买力的5%左右。如果我们在1971年以35美元每盎司买了黄金存起来,现在就有18倍的回报;而同期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达约涨了13倍左右,标准普尔500指数好像也在这个水平。也就是说,我们根本用不着投资什么股票,直接买黄金的收益都比股票投资要高。而且,70%以上的专业投资经理的股市投资收益一般很难超过指数涨幅,所以实际股票投资收益可能还是低于13倍。我们来看别的国家货币购买力的情况,从1971年到2006年的35年时间里,相对于黄金的价格而言:意大利里拉的购买力下降了98.2%(1999年以后折算为欧元);瑞典克朗的购买力下降了96%;英镑的购买力下降了95.7%;法国法郎的购买力下降了95.2%;加拿大元的购买力下降了95.1%;德国马克的购买力下降了89.7%(1999年以后折算为欧元);日元购买力下降了83.3%;瑞士法郎的购买力下降了81.5%。(本段数据引自宋鸿兵《货币战争》)
至于人民币的购买力,我想我不说,大家都明白,20年大概下降了20倍左右(试举一例,1980年的时候我们家买猪肉价格是0.68元/斤,到2007年我们家那边猪肉的价格是16元/斤,涨了24倍左右,而且1980年猪肉质量比现在的猪肉肯定要好),我相信未来下降会更快。
这些数据该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中央银行在以什么样的速度偷窃我们的财富了吧。其实,就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如果货币不贬值,物价应该是缓慢下降的,因为生产力在提高。而所谓主流经济学家说的必须保证物价以一定的速度上涨否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的言论根本就是个弥天谎言,那是凯恩斯之流的经济学家教唆政府用来欺瞒百姓、窃取社会财富的伎俩。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不是一对必然联系的兄弟,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也不是绑在一起的冤家。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所谓滞胀。
由于美联储在这几年大肆滥发美元,加上国际油价上涨导致大量使用玉米炼乙醇汽油,和美国的信用市场危机致使全球的美元冲向美国国债市场,美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非常高,全世界对美元的信用又会降到一个新的低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未来三年内黄金肯定会冲上1000美元/盎司,甚至3000美元/盎司。
所以,我们有钱的朋友,如果你打算把你的钱留给后代的话(到下一次使用时间比较长,至少十年以上),赶快买黄金吧,用不着费尽心思买什么股票、古董之类的东西,黄金会让你的财富保值的。
另外,个人有一定剩余资金的朋友可以考虑把你20%-30%左右的资产配置在黄金上,如果你信不过黄金,建议你多买一些黄金企业的股票。敢于冒更大风险,对期权又有了解的朋友也可以考虑黄金期权。对期权不懂得朋友,请不要涉足期权,风险还是很大的。
有朋友问到纸黄金和实物黄金选择问题。我想如果你在国内这个没有什么区别,不一定非得去买什么实物黄金。实物黄金储存是个问题,另外流动性也是个问题;纸黄金没有储存费用、流动性好,我认为是首选。当然建行的可以直接换实物黄金的黄金交易也不错。很多人以为,留有实物黄金的话就不会被国家征用,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国家真的有困难的话,就算你有实物黄金你也得拿出来,国家会立法规定黄金交易非法,个人持有黄金非法。1929-1933年危机之后,美国就制定过这样的法律,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