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13 0
2020-05-28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温哥华当地时间5月27日上午(北京时间28日凌晨)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个判决结果,认定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因此对她的引渡案将继续审理,孟晚舟女士将留在加拿大参加后期的相关听证,并等待新的审判结果。

“双重犯罪”是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即寻求引渡的国家对嫌疑人所指控的罪行在加拿大亦属于犯罪,这是开展引渡的先决条件。

孟晚舟当天出庭听取法庭裁决。

按照计划,控辩双方还将辩论孟晚舟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加方拘捕时,加方执法行动是否存在程序滥用并导致孟的合法权利受损,以及美方提出的引渡证据及罪名是否充分、适当等问题。

5月27日孟晚舟走出法庭。

至此,距孟晚舟被捕已经一年半(544天)。

一旦被引渡,孟晚舟将面临不可知的美国指控,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不可控。华为之前发布声明称:美国下令逮捕孟女士是非法滥用程序,背后有政治因素驱动,而非出于法治考虑。

2019年5月27日,一个彭博社记者采访的时候,拍到了任正非桌子上的《美国陷阱》

我们先简单捋一下“孟晚舟事件”的时间线: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捕。

3次保释听证会后,2018年 12月12日,孟晚舟在加拿大获得保释。

2019年1月29日,美国正式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请求。

2019年3月1日,加拿大司法部长决定就孟晚舟案签发授权进行令。

2019年3月6日,第一次引渡庭审,不过这次庭审只持续短短17分钟就结束了,被延期到了2个月后的5月8日(当地时间)。

2019年5月8日上午10点,引渡听证会重新开庭。此次听证会只是确定接下来庭审的时间表,不会做出引渡与否的决定。法庭决定将在9月23日至10月4日期间,进行相关资料披露的听证会。

2019年6月6日,卑诗省高等法院决定,将孟晚舟引渡案正式聆讯时间定在2020年1月20日。华为公司当天发表声明回应表示,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在加拿大法律下并不构成犯罪,引渡申请不符合加《引渡法》的核心原则。华为方面并认为,加方执法存在严重的程序滥用。

2019年6月24日,孟晚舟的四位主要律师签署一项声明,要求加拿大政府放弃孟晚舟引渡案,因为这符合加拿大的利益。

2019年8月20日,卑诗省高等法院在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后,同意公布包括孟晚舟在温哥华国际机场遭扣留时的监控视频片段以及数百页相关法庭文件等孟案部分文件。

2019年9月23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开庭审理,引渡案进入实质性审理阶段。

2019年10月3日,孟晚舟案件的新一轮庭审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卑诗省高等法院结束。此轮开庭进行的是孟晚舟引渡案的相关信息披露聆讯,持续7天。

2020年1月17日,孟晚舟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卑诗省高等法院再度出庭。

2020年1月20日-23日,孟晚舟引渡案第一阶段正式聆讯在卑诗省省高等法院展开,控辩双方进入实质性的法庭交锋。孟晚舟全程出庭。此轮聆讯重点是辩论美方针对孟晚舟的引渡要求是否符合“双重犯罪”原则,法官未当庭作出裁定。

2020年4月27日,孟晚舟引渡案在卑诗省最高法院举行听证。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听证采取网上方式进行,开庭后仅仅进行了不到30分钟就结束。

2020年5月27日,加拿大的法院宣布对孟晚舟有关案件裁决结果。

匪夷所思的是,加拿大警方当时在没经过任何审判定罪的情况下,就直接给孟晚舟戴上了手铐、脚镣。要知道,这都是对重刑犯的待遇。

说到底,孟晚舟到底何“罪”之有?美国政府凭什么可以对一家中国企业进行执法,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人?而且为什么美国政府一定要引渡孟晚舟?引渡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美国“长臂管辖”到底有多长?

不管是扣留还是引渡,美国政府凭什么对一个在加拿大的中国人进行执法呢?这里就涉及一个词——长臂管辖

顾名思义,“长臂管辖”就是手伸得够长,什么都要管!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的法律管的是该国境内的人和企业,但美国规定,不管你在不在美国,只要你的经营行为与美国有哪怕一点点联系——哪怕仅仅使用过美元结算,或者使用服务器在美国的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语音——美国就能管得着你!

要知道,现在很少有哪个国家、哪笔交易能脱离美元,脱离IT技术系统。凭借这两点,整个地球几乎都得乖乖听美国的!

如今,美国“长臂管辖”的执法案例越来越多。据斯坦福大学的跟踪统计,从2010年到现在,美国证监会和司法部共对345个机构和个人提出指控,共判罚175.6亿美元。

而2019年仅仅第1季度,就产生11.1亿美元的罚款——再接再厉,“业绩”肯定超过去年。

历年罚款金额 数据来源:斯坦福大学

最重要的是,美国企业和他国企业受到的关注是不一样的。从1977年到现在,所有被指控的机构和个人,只有33%来自美国,其余67%均来自海外。

在这些天价罚金中,判罚金额前10的企业里只有2个是美国企业,其他8个都来其他国家。开天价罚单,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利用法律创收的手段!

2018年,中兴也被罚10亿美元,另外还要交出4亿美元由第三方保管,可谓代价惨烈。

前10大判罚金额企业,单位:美元。数据来源:斯坦福大学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典型案例——阿尔斯通案。

阿尔斯通是法国的核心能源企业。2014年,美国以腐败行贿罪名,判处阿尔斯通7.72亿美元的天价罚金,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对一起腐败案件所处的最大数额的罚款”。阿尔斯通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一度处于生死边缘。

“巧合”的是,就在打官司期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收购阿尔斯通的电力部门。电力部门是阿尔斯通“下金蛋的母鸡”,占的资产最多,利润也最多。就是这个核心部门,阿尔斯通在很短时间内“爽快地”超低价卖掉。

通用电气公司之前承诺,如果收购成功,它将来出这7.72亿美元的罚金。结果后来也食言,阿尔斯通咬牙自己交的罚金,所以在整个收购中,阿尔斯通根本就一分钱都没赚到,还把自己的核心业务部门丢了。

这个曾和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并称“能源三巨头”的世界500强就此一蹶不振。

而美国围猎华为的背后,是其在不懈余力地推进“无中国”的5G布局。华为之所以让美国如此紧张,是因为5G是下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的主战场。

华为为了在5G上达到技术领先,不惜血本投入资金进行研究。现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华为在5G技术上全球领先,美国老牌公司如高通、intel在5G领域已经败给了华为。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说:“高通专利费高达5%,这相当于让所有手机生产厂商都为它打工!”按照中国近年手机出货量来算,高通大约收了中国厂商260-300亿左右的专利费。

从曾经掌握核能技术的阿尔斯通,到如今手握领先5G技术的华为,都被美国视为了重点“关照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