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07 2
2010-06-23
    陈笛:“爸爸,我有个想法,长大后,我想去中国开糖果连锁店,在每个幼儿园、小学的门口开一家分店,专门选择在那些小朋友都能看到的地方开。我要把糖果设计、包装得很可爱,让那些小朋友看到后,都忍不住要买。这样,我既可像星巴克那样在最显眼的地方开店,又能像沃尔玛那样降低进货成本。”
  我说:“你这想法不错,抓住了他们成功的一些要点。中国的幼儿园、小学真多,学生更多,市场当然很大。可是,你真的要卖这么多糖给小朋友们吗?要知道,他们吃糖多了,不仅会坏牙齿,而且会长胖,改变吃正常食物的胃口,影响健康。难道这是你想看到的后果?”
  陈笛:“吃糖会不会长胖,这是小朋友自己的事。我不管,我只想赚钱。”
  “不过,赚钱也得考虑商业伦理,讲道德。有两种赚钱的方式,一种是让别人受益,自己也赚钱;一种是损人利己,或者说,是靠损害别人让自己赚钱。”
  陈笛:“那星巴克呢?你每天去星巴克喝咖啡,对你的身体好吗?如果不好,为什么星巴克还开这么多分店,卖给你咖啡呢?他们不也是有商业伦理问题?”
  “咖啡对身体好不好,这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你说得很好,能想到这些本身就不错。当然,星巴克跟你要开的糖果连锁店有差别。星巴克咖啡的消费者基本是成年人,如果他们知道咖啡有害还照样去喝,那他们就该责任自负,有了不良后果,星巴克的责任或许可以免掉,因为对于喝咖啡的人,即使没有星巴克,他们可能还会去别的店。相比之下,小朋友就不一样,他们还很小,分辨好坏、善恶的能力很低,自制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有责任避免钻小朋友的空子,更别提专门利用小朋友的弱点发不义之财了。”
  陈笛:“可是,糖果店应该跟星巴克类似,因为小朋友爱吃糖,即使我不在他们学校门口开糖果店,他们也会去别处买糖。是我卖给他们,还是别人卖给他们,效果不都一样吗?更何况我能把糖果做得更好、更便宜。”
  “妈妈限制你吃糖的次数,也不让你和姐姐一次吃太多,特别是不让你们饭前吃糖,因为这影响食欲。你已经知道,多吃糖不是件好事,如果还要想法去让其他小朋友吃糖上瘾,这就是伦理道德的问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连自己都不愿做或知道不该做的事,就不要施加于别人。
  “实际上,18391842年,中国跟英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这样,一方面,英国在其境内严禁鸦片,在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有法律明文禁止,他们知道鸦片是毒品;另一方面,英国东印度公司又从印度大量贩运鸦片卖给中国人,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吸毒上瘾。”
  陈笛:“东印度公司贩卖鸦片赚钱,这当然是极端的为富不仁行为,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商业伦理可能难以判断。特别是,既然我能通过卖某种东西赚钱,说明我卖的东西满足了别人的某种需求,他们的需求到底是好是坏,这不关我的事,是他们自己的事。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不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吗?”
  “实际上,我们可以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去判断。在我们家里不能做、不能用、不能多吃的东西,就不要想法鼓励别人去做、去用、去多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3 21:45:32
{:3_48:}楼主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3 22:28:39
事物总有两面性的   可口可乐  和 麦当劳  都是的    虽然理论上讲 不健康    但 符合大众消费口费和消费水准

从商业上讲  有市场的商品 就是好商品
从健康上讲  有益健康的 才是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