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流通经济学
4316 9
2010-06-25
在一个帖子回复里面讨论了国防工业的市场化问题,我的观点是国防工业是畸形的,无法实现市场化。我把回复整理一下,作为我自己的帖子。我分为三次回复,我详细的列出。
第一次回复:
国防工业生产的是纯消费品,并且是价格最昂贵的消费品,产生的主要是和平红利,但是和平红利无法估算。个人认为,国防工业只能作为一种畸形的工业而存在,即使再军民融合、军民一体,仍摆脱不了无法市场化的硬伤。
国防工业对GDP 的作用也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至于R&D对国民经济的溢出效应,就像《国防经济学手册2》所写的,目前的研究仅停留在轶事般的描述阶段。钱投进去对GDP肯定会有拉动效应,但问题是投到其他民用领域肯定会更有效率。
当然,像我们这种大国,有图霸潜力,受国外人忌惮,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不然只会有国无防,任人鱼肉!武器装备这个东西,再贵也要搞。
第二次回复:
国防工业之所以畸形,与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多大的联系,而是因为国防工业产品特殊,不能作为普通的商品,因而也就无法市场化,因为市场化是建立在商品的基础上的,所以说有无法市场化的硬伤。建议你去国防工业看看,实地调研一下,目前我国大型的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与普通大型国企相比,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只是产品。国防工业的畸形与计划经济和中国国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希望不要把什么问题都归结到体制上来,举国体制有自身的优点。美、法、英等国的国防工业依旧是畸形的,依旧是政府和军方主导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国家可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畸形与军品无法市场化才是果与因的关系,在美国,甚至连”军民两用品“的出口都是受国务院和国防部管制的。
第三次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5 19:56:38
国内外国防工业技术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发展时间的不同,欧美国防工业有数百年的历史,我国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发展,还没有完全走出“模仿、跟随”的阶段,这是正常的,你看一比较下与我们发展时间相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防工业,我们国家还是发展的不错的,以色列几乎完全依赖美国,韩国在至今连运载火箭都无法完成,巴西默默无闻,南非也仅在某些常规武器上有所作为。你怎么知道我国国防工业内部没有激励机制?你怎么知道我国就不存在多个厂家竞标?多调研一下,不要想当然。我们国家装备研发经费有限,为了生存,各个军工集团之间,甚至同一军工集团内部的厂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没有项目,就表示一个单位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足够的经费,不少企业因此倒闭或被迫军民结合。
不否认美国国防采办过程中存在两个或以上厂商竞标的情况,但是你自己看一看近几年美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历程,大公司之间的兼并,已让竞争逐渐成为一种形式,钓鱼工程层出不穷,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唯一保持竞争的可能是引进国外承包商,但是美国国防部同意,美国的军事-政治-工业复合体同意么?新型空中加油机的竞标不就是这典型的例子么!可以这么说,美国国防工业也已经处于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的地步,已经到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点国内很少有人提出,但我立此据为证!
欧美国家“市场化”最好的是法国,通过出口军品来降低成本,累积研发经费。但是他们为了出口惹上政治纠纷的事情越来越多,向我国台湾出售幻影2000战机和拉斐特驱逐舰不就是典型的例子么?!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其中存在着寻租,佣金据台湾媒体估计超过合同金额的三分之一,多人因此丧命。这是你所说的市场化么?
大家都知道,竞争市场必须存在多个买家和多个卖家,在以前这是可能的,因为大国可以同时研发多种型号的某一种武器,如美国三代战机就有F14、F15、F16、F18四种,而四代战机目前仅剩F35和F22两种了,俄罗斯战机更是只剩下T50一种。可以预计,将来的武器装备研发型号更少,同意行业的军工集团数目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就一个型号,得到着生,得不到的只有被兼并或沦为次级承包商了,也就是卖家越来越少了,美国目前的趋势是同一类型的主承包商仅剩下一个。而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大型武器装备的承包商早就仅剩下一个了。卖家就一个,哪来的竞争?无竞争,哪来的市场化?有人说可以引进国外的承包商,无关紧要的武器装备还可以,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政府和军队肯定反对这一点,我们的武器装备研发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我为主、自力更生。
再说买家,买家仅有一个,那就是本国的军队。有的人说可以出口啊,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军品出口黑幕重重,壁垒严重,寻租、死人的现象常有发生,难道这些不都是国防工业畸形化的表现么?出于政治利益等多方面的考虑,国外买家不可能成为一个固定的买家。买家仅有一个,存在竞争么?是市场化么?
我还是这种观点,国防工业是畸形的工业,无法市场化,买家就一个,卖家也快变成一个了,何来市场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08:44:08
国内外国防工业技术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发展时间的不同,欧美国防工业有数百年的历史,我国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发展,还没有完全走出“模仿、跟随”的阶段,这是正常的,你看一比较下与我们发展时间相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防工业,我们国家还是发展的不错的,以色列几乎完全依赖美国,韩国在至今连运载火箭都无法完成,巴西默默无闻,南非也仅在某些常规武器上有所作为。你怎么知道我国国防工业内部没有激励机制?你怎么知道我国就不存在多个厂家竞标?多调研一下,不要想当然。我们国家装备研发经费有限,为了生存,各个军工集团之间,甚至同一军工集团内部的厂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没有项目,就表示一个单位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足够的经费,不少企业因此倒闭或被迫军民结合。
不否认美国国防采办过程中存在两个或以上厂商竞标的情况,但是你自己看一看近几年美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历程,大公司之间的兼并,已让竞争逐渐成为一种形式,钓鱼工程层出不穷,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唯一保持竞争的可能是引进国外承包商,但是美国国防部同意,美国的军事-政治-工业复合体同意么?新型空中加油机的竞标不就是这典型的例子么!可以这么说,美国国防工业也已经处于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的地步,已经到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点国内很少有人提出,但我立此据为证!
欧美国家“市场化”最好的是法国,通过出口军品来降低成本,累积研发经费。但是他们为了出口惹上政治纠纷的事情越来越多,向我国台湾出售幻影2000战机和拉斐特驱逐舰不就是典型的例子么?!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其中存在着寻租,佣金据台湾媒体估计超过合同金额的三分之一,多人因此丧命。这是你所说的市场化么?
大家都知道,竞争市场必须存在多个买家和多个卖家,在以前这是可能的,因为大国可以同时研发多种型号的某一种武器,如美国三代战机就有F14、F15、F16、F18四种,而四代战机目前仅剩F35和F22两种了,俄罗斯战机更是只剩下T50一种。可以预计,将来的武器装备研发型号更少,同意行业的军工集团数目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就一个型号,得到着生,得不到的只有被兼并或沦为次级承包商了,也就是卖家越来越少了,美国目前的趋势是同一类型的主承包商仅剩下一个。而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大型武器装备的承包商早就仅剩下一个了。卖家就一个,哪来的竞争?无竞争,哪来的市场化?有人说可以引进国外的承包商,无关紧要的武器装备还可以,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政府和军队肯定反对这一点,我们的武器装备研发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我为主、自力更生。
再说买家,买家仅有一个,那就是本国的军队。有的人说可以出口啊,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军品出口黑幕重重,壁垒严重,寻租、死人的现象常有发生,难道这些不都是国防工业畸形化的表现么?出于政治利益等多方面的考虑,国外买家不可能成为一个固定的买家。买家仅有一个,存在竞争么?是市场化么?
我还是这种观点,国防工业是畸形的工业,无法市场化,买家就一个,卖家也快变成一个了,何来市场化。
烦恼即菩提!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8066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20:16:18
经常在此版见到楼主有见地的观点,希望继续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6 21:55:45
这个怎么说呢,刚开始涉足不是很懂,但知道我过军工给GDP的贡献很小,也就是所谓的GDP构成

至于军工的民用化这个问题不能单一而论,我觉得首先还是一个基础的问题,你比如说我们的北斗,那民用估计还得若干年,这个当然不能和美国比,我们都知道沃尔玛有自己的卫星,而我们国家的一些民用的定位系统似乎也是买人家的。。。。

至于这个基础怎么说呢,之前看过一个评论说我们国家好多尖端的技术很领先,但是普及性的技术还很不达标,给的例子就是沈飞(好像)的一个什么机床,是跟美国建交初蜜月期时弄的一些很早以前的机床,而这台机床经常负责给我们的卫星等高端产品加工零件。。。  这个或许就是基础,这些东西你没法急,人家技术封锁,你急也没用,希望能多出几个钱学森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5 23:22:29
mainfoxs 发表于 2010-6-26 21:55
这个怎么说呢,刚开始涉足不是很懂,但知道我过军工给GDP的贡献很小,也就是所谓的GDP构成

至于军工的民用化这个问题不能单一而论,我觉得首先还是一个基础的问题,你比如说我们的北斗,那民用估计还得若干年,这个当然不能和美国比,我们都知道沃尔玛有自己的卫星,而我们国家的一些民用的定位系统似乎也是买人家的。。。。

至于这个基础怎么说呢,之前看过一个评论说我们国家好多尖端的技术很领先,但是普及性的技术还很不达标,给的例子就是沈飞(好像)的一个什么机床,是跟美国建交初蜜月期时弄的一些很早以前的机床,而这台机床经常负责给我们的卫星等高端产品加工零件。。。  这个或许就是基础,这些东西你没法急,人家技术封锁,你急也没用,希望能多出几个钱学森就好了
您回的这个,我以前曾经提到过,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支撑,是工业的基础,更是国防工业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去沈飞调研过一段时间,看到的机床都很先进,但是多数都是进口机床,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不行,不能造出加工精度高的机床。
国防工业,应该是处于产业链的终端,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比喻成一个金字塔,国防工业应该是塔尖,而装备制造业是最下层,仅高于农业。只有基础好了,国防工业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有其是目前,武器装备的研发制造费用越来越高,国防部门已经无力单独承受,只能推行军民融合,把一部分研发和制造费用分摊到国民经济基础上。
例如生产新式坦克,需要高品质钢铁、需要发动机、需要电子追踪和成像设备、也需要锻造或者铸造设备,如果为了某一个型号,没有国民经济基础,首先就要研究高品质钢铁、发动机、电子设备、加工设备等比较基础性的研究,这个费用是极其庞大的,且不说能不能最后完成,光是研究费用就无法吃得消。但是如果我们国家钢铁业发达,适合做装甲的高品质合金钢是现成的;发动机制造业发达,1500马力发动机也是现成的;电子设备由民用电子工业提供;成型设备由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那么整个坦克系统的研制经费肯定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军民融合或者是军民一体,是被逼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