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国防工业技术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发展时间的不同,欧美国防工业有数百年的历史,我国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发展,还没有完全走出“模仿、跟随”的阶段,这是正常的,你看一比较下与我们发展时间相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防工业,我们国家还是发展的不错的,以色列几乎完全依赖美国,韩国在至今连运载火箭都无法完成,巴西默默无闻,南非也仅在某些常规武器上有所作为。你怎么知道我国国防工业内部没有激励机制?你怎么知道我国就不存在多个厂家竞标?多调研一下,不要想当然。我们国家装备研发经费有限,为了生存,各个军工集团之间,甚至同一军工集团内部的厂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没有项目,就表示一个单位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足够的经费,不少企业因此倒闭或被迫军民结合。
不否认美国国防采办过程中存在两个或以上厂商竞标的情况,但是你自己看一看近几年美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历程,大公司之间的兼并,已让竞争逐渐成为一种形式,钓鱼工程层出不穷,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唯一保持竞争的可能是引进国外承包商,但是美国国防部同意,美国的军事-政治-工业复合体同意么?新型空中加油机的竞标不就是这典型的例子么!可以这么说,美国国防工业也已经处于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的地步,已经到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点国内很少有人提出,但我立此据为证!
欧美国家“市场化”最好的是法国,通过出口军品来降低成本,累积研发经费。但是他们为了出口惹上政治纠纷的事情越来越多,向我国台湾出售幻影2000战机和拉斐特驱逐舰不就是典型的例子么?!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其中存在着寻租,佣金据台湾媒体估计超过合同金额的三分之一,多人因此丧命。这是你所说的市场化么?
大家都知道,竞争市场必须存在多个买家和多个卖家,在以前这是可能的,因为大国可以同时研发多种型号的某一种武器,如美国三代战机就有F14、F15、F16、F18四种,而四代战机目前仅剩F35和F22两种了,俄罗斯战机更是只剩下T50一种。可以预计,将来的武器装备研发型号更少,同意行业的军工集团数目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就一个型号,得到着生,得不到的只有被兼并或沦为次级承包商了,也就是卖家越来越少了,美国目前的趋势是同一类型的主承包商仅剩下一个。而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大型武器装备的承包商早就仅剩下一个了。卖家就一个,哪来的竞争?无竞争,哪来的市场化?有人说可以引进国外的承包商,无关紧要的武器装备还可以,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政府和军队肯定反对这一点,我们的武器装备研发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我为主、自力更生。
再说买家,买家仅有一个,那就是本国的军队。有的人说可以出口啊,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军品出口黑幕重重,壁垒严重,寻租、死人的现象常有发生,难道这些不都是国防工业畸形化的表现么?出于政治利益等多方面的考虑,国外买家不可能成为一个固定的买家。买家仅有一个,存在竞争么?是市场化么?
我还是这种观点,国防工业是畸形的工业,无法市场化,买家就一个,卖家也快变成一个了,何来市场化。
烦恼即菩提!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80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