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 发表于 2020-6-2 09:09 
搞简化很难,搞创新很难,很容易出错。不去搞,不去尝试,也不行啊。
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主义部分),与我国以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资本主义部分),都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简化,我曾长期对前苏联和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资本论》的差别进行研究,发现很多所谓的简化,实际上是教条化、庸俗化了。就拿我们在这个论坛上讨论的不少问题来说,我们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际上来自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资本论》本意相距甚远。
搞创新,不要刻意地去搞,刻意地搞出来的东西都是不行的。创新往往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首先,我们学习了马克思的理论,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或者用来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现象;
但当我们发现,用理论指导的实践行不通,或者解释不了实践中遇到的现象时,我们就要反复思考。
思考一:是否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1)我们对理论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或者干脆是理解错误,对此,我们应该回过头去对理论进行反复重新学习;(2)我们是否联系错了?这种理论应该联系的是另一种实践,不是这种实践;(3)我们的实践是否存在缺陷,是某种另外的缺陷导致失败,而与理论正确与否无关;
思考二:是否问题出在理论上?(1)可能理论是不完善的,需要完善;(2)可能理论干脆是错误的;
思考三:是否问题出在实践上?(1)可能马克思当年在制定理论时自身实践不足;(2)可能马克思当时制定的理论是根据19世纪时的实践做出的结论,没有能够预见到20世纪和21世纪人类实践的发展。
如果将上述这些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反复验证清楚了,很可能理论创新就包含在里面了,也就是说,新的创新的理论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但是,新的创新的理论必须能够与当前的实践相吻合,即能指导或解释当前的实践。
例如,对马克思的价格和价值理论,我就曾经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而且,用我现在自己形成的理论,能够解释目前市埸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价格现象,并能用于预测各种商品的价格走势,指导企业和相关经济工作者的价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