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26 2
2006-04-19

纠正一个流传很广但不准确的传言


  有时候一个不准确的传言还会越传越广,而且还没有人出来揭露,这个现象曾让我困惑.以下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称温州话曾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这样一个说法在我国民间曾广为流传: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的联络方式总被敌方破译,因此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紧急之中,两个温州老乡无意中聊天,被上级发现后,认为越南军不能破译,就采用了,部队首长让部队里的温州兵充当通讯兵进行联络,来传达作战命令,结果由于温州话太难“翻译”而保全了机密。后来,这个故事不仅在温州而且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但是这个流传很广的传言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这些温州人用于联系的语言并不是温州话,而是蛮话。温州是个多方言地区,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更是世界之最。温州话是温州最主要的一种方言,使用人群越占温州全部人口的80%,主要分布在瓯江下游、飞云江和螯江流域,大家平时说的温州话就是指这种方言;而蛮话是温州的一种最为特殊、神秘的土著语言,它的使用人群只限于温州苍南县,在苍南县内又是只限于沿海的钱库,耙艚,海城一带,使用人口数量只有20万左右,人口数量约占苍南全部人口的22%,温州地区的4%而已,使用蛮话族群的人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个渊源流传的历史,几千年前,苍南沿海一带已经人烟密布了,可是一场滔天洪水毁灭了这一切,万幸一只大船救了18家人,这18家人口在洪水过后,就一直生活到现在,而他们就是这18家人的后代。目前蛮话的来源还是一个迷,但大部分认为很可能是吴语与古越语融合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温州话难懂,闻名全省全国,几乎所有的外地朋友都这么说,“温州话难懂,更难学。”;而蛮话的难懂,难学则闻名苍南地区,不要说苍南以外的人,就是苍南本地使用温州话的人听到蛮话,都是如同听天书,不知所云。苍南县以外的温州地区,可能绝大部分都没有不知道温州还有这样一个种特殊的方言,更别提听懂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温州军分区礼堂召开了一个表彰会,大会表彰的对像是从老山前线作战归来的战斗英雄,其中有几个温州苍南钱库籍的战士就是因为使用蛮话作为保密通讯的手段而收到标准。原来当时作战的主要通讯工具是步话机,上级靠步话机指挥战斗,下级靠步话机请示报告,即所谓:“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之类。但步话机很容易被对方所截听,你讲普通话,敌方也会找会讲普通话的人来听,你讲广东话或广西话(当时战斗主要集中在广西与越南交界),闽南话,敌人也找懂广东话或广西话,闽南话的人来听。怎么办?有位指挥员一下子想起他手下的几个温州苍南钱库籍的兵整天叽哩咕噜,说着谁也听不懂的鸟语,对,让他们上!于是步话员全都换成温州苍南钱库籍的兵,这一招还真灵,对方连听到的是哪个地方话还没搞清,就稀里糊涂地吃了败仗。想想也是,连绝大多数的温州人都听不懂的蛮话,越南人就是上吊自杀也听不懂啊。战斗胜利了,蛮话功不可没,而士兵个个受到了表彰。但外地的对温州不了解,以为温州籍的兵使用的肯定是温州话,就这样,温州话作为打越南时曾使用的保密语言的故事就越传越广。而这个传言其实是不准确,因为温州话是有它的具体含义的,蛮话是一种温州方言,但不是温州话。所以准确应该说是温州方言--蛮话,曾在打越南时立下功劳。《温州话》一书的作者沈克成先生也听说过这个事情。他的一位朋友作为文艺代表,曾参加过温州军分区表彰参战退伍军人的大会,当时在大会上就说起这件事,他说,对越战争中使用的是苍南地方特殊的蛮话,在温州很少使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9 20:22: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2 12:28:00
好像在八二年左右的,《故事大王》中有这样的故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4 16:06:00
牛,八几年的故事大王都知道,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