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4461 28
2010-06-26
悬赏 8 个论坛币 未解决
生于70年代末,父母收入很少(大家收入都少,而且每家都有几个孩子)。

那个时代,什么都缺,非常想吃冰棍,但父母很少给买。
5、6岁时,一次母亲到路对面给买冰棍,兴奋地冲过街去,只听一道巨大的刹车声,一辆解放卡车停在面前。但好象心中并不在意,只看着母亲手中的冰棍。

近些年来,出了一种“老冰棍”,吃起来与小时候是一个味。
吃这个,好象在“忆苦思甜”,不觉得怎么好吃,买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些抠门、掉价。

儿时期待的美味,为什么现在成了失落于尘土中无价值的碎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4 23:00:22
哈哈, 兼而有之. 同时可以深刻体会通货膨胀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5 00:34:35
既不是吃的人间美味,也不是吃的忆苦思甜,而是吃的纯真年代,和那个年代美好的记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22:50:12
人的幸福感来自与对比。

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说白了就是多买两块肉,多倒两杯酒,在现代一个稍微有点钱的土大款都能做到,大家听了以后最多觉得他傻帽,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但是在那个普遍没饭吃的年代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看部地道战,吃个两毛一串的冰糖葫芦,就是人生莫大享受,现在还有谁这么觉得?只是大家生活水平上来了,对于幸福的标准也提高了。so,just so s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13:47:02
老冰棍的失败在于营销手段不够高明和国情所迫。

营销手段:老冰棍的原料很简单、制作工艺也非常简单,由此造成的极低成本迷惑了生产产家的双眼,以为可以凭借着低价格占有一片市场。商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老冰棍却没有看到老冰棍背后的价值,也就是楼主所说的它是当年的人间美味,可以忆苦思甜。商家要是侧重一下这方面的宣传,然后改变一下销售方式,比如可以把冰棍放到木头箱子里,盖上棉被,这样是不是很有感觉呢;售价也应该提高一些。这个时候吃的已经不是老冰棍本身的味道,里面夹杂着自己的思绪。卖的也不是老冰棍,而是精神上的享受。
再说说国情:现在人们普遍很浮躁,尤其是80后,肩上的担子很重,而正是这部分人对老冰棍有着特殊的情结。但是他么都很忙,没有多少时间去回忆、去品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15:06:39
妈妈在这,经常陪她逛景点,大热的天,看到实惠又解暑的老冰棍,那感觉,雪中送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