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第三季度摆脱衰退以来,2010年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已呈现连续三季度扩张,而且增速明显提高。尽管欧洲债务危机问题尚未完全明朗,但预计对美国经济影响有限,美国经济将继续以温和的步伐复苏。
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美国年内的经济整体增幅在2009年下跌2.4%的基础上,今年可达到3.1%的增幅,2011年增幅进一步扩大至3.6%。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5%和2.7%。
个人消费强劲回升 逆差持续增长
在经济刺激政策的拉动下,美国经济迅速走出了三十年不遇的经济衰退,今年上半年持续复苏。美联储6月9日发布的美国经济展望调查报告(褐皮书)称,美国经济在大多数领域已出现向好的迹象。4月份和5月份经济形势普遍好转。而且美国经济复苏动力已完成重要转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已从受政 府支出支撑转变为受更加强劲的私人需求提振。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持续增长对经济产生的支撑作用将会弥补政 府退出刺激政策的影响。自2008年12月,美国开始采取零利率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0-0.25%区间。
个人消费强劲回温。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对GDP贡献最大的消费者支出一季度同比增长3.5%,消费者支出的增长拉动GDP增长2.4%。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消费支出持续扩大。消费支出是美国经济的基础部分,占美国GDP的三分之二左右。反映个人消费开支情况的商品零售额数据也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不过消费者依然心怀谨慎。5月零售额数据环比出现意外下滑,终止了连续7个月的稳健增长态势,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大月度降幅。过去一年,美国零售额一直稳步攀升。美国3月出台的医疗改革法案实现了医疗保险覆盖全民,长期看法案将增加消费意愿。
出口有所上升,贸易逆差持续增长。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第一季度美国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10.4%。出口在去年基础上有所回升。在经济衰退时期,出口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之一。但今年外贸却成为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拖累。在今年第一季度中,贸易逆差导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66个百分点。1-4月美国贸易逆差逐月增加,4月份达到1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头4个月美国贸易逆差按年率计算为466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749亿美元增长25%。不过此间舆论普遍将美国贸易逆差增加解读为美国经济复苏的积极迹象。美国经济的历史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经济扩张总是伴随着贸易赤字的增长。2009年,由于严重的经济衰退压抑国内需求,美国贸易逆差降至3786亿美元,是8年来最低水平。
三大隐忧困扰美国经济前景
尽管美国经济总体上持续复苏,但仍存在一些明显问题。首先,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不见起色,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政 府支出降幅创下1981年来的新高,住宅和商用建筑投资也大幅下滑。其次,失业率居高不下。目前失业率仍然接近27年来的最高点。不过已经有迹象显示就业市场的形势正在改善。美国劳工部6月4日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5月全美失业率从4月的9.9%稍降至9.7%,5月美国非农部门共增加43.1万个就业岗位,增幅为10年来最高水平。第三,财政赤字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持续攀高。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财年美国赤字规模增至1.42万亿美元。2010财年预计进一步升至1.5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0.6%。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最新的国债总额。截至今年6月1日,美国联邦政 府负债总额已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分析人士称,美国国债目前已达到GDP的90%,若至GDP的150%,将有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15年,美国国债规模可能进一步攀升至19.6万亿美元。
美元持续走强 三因素支撑
今年上半年,美元继续延续2008年7月以来的走强趋势。作为衡量美元币值强弱的关键指标,自2009年底以来,美元指数从75点升值16%到了目前的87点。同时各主要非美货币兑美元呈现普跌之势,其中以欧元最具代表,欧元兑美元不仅从1.51美元高点位置跌去逾21%,并且已经跌破金融危机时期的低点,同时在下破1.20美元大关后不见有放缓之意。参见美元指数走势图:

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主要源自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市场避险情绪的持续升温、非美货币的总体贬值。首先,美国经济复苏的相对优势较为明显。就美国5月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从GDP数据、就业数据再到ISM制造业指数,均有力证明了美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其次,欧洲债务危机令避险情绪长期困扰着投资者,避险货币成为投资者首选,受此影响美元指数被推高。再次,自欧洲债务危机以来,欧元汇率持续下跌,欧元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已创下欧元诞生11年以来最长的一轮下跌行情。而瑞银集团预计,欧元对美元汇率今年底前将跌至1比1.15,而明年底前可能跌至1比1.10。
这三个促使美元指数上涨的因素未来一段时间仍是影响汇市的主要因素,因此,美指上涨的势头仍未改变。中长期看,若美国经济率先于欧洲经济出现复苏,则美元的强势地位将得以巩固。
股市大涨后回吐 未来数月或下跌20%
今年一季度纽约股市股指涨幅创下12年来同期之最。最能代表市场趋势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一季度上涨约5%,为近十二年来同期涨幅最大。三大股指在连续八周上涨后,在4月下旬一起创下了本轮牛市的新高。但5月开始股市急转之下。5月6日美国股市经历了历史上最动荡的一天,纽约股市大跌,其中道琼斯指数在不到半小时内跌幅达到近1000点,这是该指数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到5月20号,美国接连公布的就业市场等的一系列数据不及预期后,迅速将市场的信心一举击垮,当日道指收于10068.01点,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与一个月前创下的反弹高点相比下跌10%以上,全部回吐2010年以来的所有涨幅,陷入本轮牛市以来第一次真正技术意义上的“回调”。截至到6月16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于10404.77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收于1115.2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305.88点。 参见下图:

对于美股此轮调整,多数分析师表示在经历前期长达数月的单边上扬后,美股此轮下跌是正常的回调需求。另外对欧债危机的心理担忧同样推低了股市。尽管如此,美股也很难步入熊市,下半年涨速将放缓。华尔街着名分析师之一——高盛分析师高菡(Abby Joseph Cohen)表示,201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不太可能出现双底衰退,这为股市整体取得良好表现创造了条件。她表示,未来6-12个月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合理股指区间在1,250-1,300点之间。不过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表示,未来数月中,投资者仍将面临欧洲各国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美股仍有20%的下跌空间。
今年以来,美国政 府在股市方面实施了一些新举措。5月6日道指大跌1000点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针对个股股票交易的“熔断机制”,即如果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成份股在5分钟内波动幅度超过10%,交易所将暂停其交易,从而防止股市过度震荡。此外,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各自版本的金融改革法案,这项法案将冲击美国大型银行利润。白宫经济顾问沃尔克(Paul Volcker)表示,华盛顿正在对美国金融改革立法进行辩论,很可能会在7月上旬通过。
展望:二次探底可能性极小 下半年或温和增长
下半年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美联社说,欧洲债务危机已开始影响美国的制造商,而制造业一直是引领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报导分析,债务危机首先令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欧洲的需求减少,另外,欧元对美元汇率的下跌也会令美国产品在欧洲市场处于价格劣势。其次,就业市场活力。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加速支出与就业市场密不可分,就业成长速度将是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的重要关键。6月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就业机会短缺和房市活动低靡都将成为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伯南克说,就业市场形势最近出现了改善,但是,“要收复2008到2009年期间失去的850万个工作机会,很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对此,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表示,欧洲债务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非常小。美联储将采取及时措施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复苏。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会继续增长,今年增速将达到3%-4%。美国经济将继续以温和的步伐复苏,当前不大可能发生二次衰退。经济学家认为,虽然近来欧洲债市混乱,但美国经济至明年年中这段时间,仍将维持缓慢但稳定的成长。
花旗集团日前发布研究报告,将美联储首次升息的预测日期推后至2011年上半年。该报告表示,随着经济复苏趋势的不断确立,决策者们需要“确定”保障金融行业的稳定,特别是在无法采取稳定市场的传统政策的大环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