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北京大学光华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宏观试题
-
1、动态优化试题:类似2001年宏观倒数第二题,2002年宏观最后一题,2004年宏观最后一题分蛋糕问题,具体可参考《动态经济学方法》,属于T期离散型优化分析(20分)
(1)写出最优化条件:
利用拉格朗日法,应用KUHN-TUCK条件,也即一阶最优化条件与二阶互补松弛条件,
通过EULA定理与TVC条件可得
(2)对特定的效用函数U(C)=LOG(C),求各期的消费量,可直接带入上述欧拉方程,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学分析
(3)、考虑利率对各期消费的变动效应,可依据上述的特定消费比率关系进行分析,考虑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区分第一期与后期的情况
(发散:具备基本的动态优化方法)
2、IS:Y=C(Y-T)+i(R)+G LM:M/p=L(i,Y),在正常的变动效应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利率与价格的变动效应(15分)
参考方法:对其进行全微分分析,转化为矩阵形式,可利用克莱嫫法则进行严格的数学推倒,可参考袁志刚、欧阳明的宏观经济学的动态均衡分析方法或者依据高宏的相关只是,其中可引用F.R:feedback rate 等等,并适当的将其对AD曲线的垂直特例(货币供给的超中性)等进行演化分析
类似2001年宏观第三题,2003年宏观第2部分
3、关于开放市场下资本自由流动,实行浮动汇率制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的效应分析:
(1)、在静态预期下的影响;(在汇率——产出框架中分析)
(2)、在理性预期下的影响;以及Url的分析
(3)、当IS曲线中NX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甚小时的效应分析(需在(E,Y)和(i,Y)中分析)(25分)
(属于一道综合预期理论与mudel-flemming model等的综合分析)
相关词条:北京大学, 光华, 学院, 复试, 回忆
光华2010年博士生入学考生经济学(一)(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专业)的第3题一个博弈题(该题25分),我始终不明白什么意思,是我理解能力太差还是题目已知条件不足,望高人指点,尤其是希望那位考了99分的世外高人不吝赐教。
先是介绍劣势策略定义,然后是正题:设有n个人参加的博弈,每个人从[1,2,…,K]集合中报一个数,1单位奖金平均分配给每个参与者,最终的均衡是每个人所报的数大约相当于所有人报数的平均值的2/3,请用重复剔除劣势策略求解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