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2010-7-6 23:52:35
回到楼主的话题, 我仔细比较过2008年复旦经济学院、上财金融学院的硕士就业情况, 前者约170人, 后者约140人, 对比结果, 两者的就业单位的结构非常接近. 由于二者都没有提供就业职位情况, 因此无法进行比较, 但是可以从一些侧面进行了解, 一是就业薪资, 根据第三方报告, 两校连续数年均较为接近. 二是校友发展, 在证券基金业, 上财校友担任核心部门核心职位者数不胜数, 因此认为上财无法进入核心部门的言论站不住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6 23:54:30
我不知道在上财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为什么会这么好,也许好多人只是随波逐流吧。我同学跟我说上财的学术氛围不够浓,钱味太浓,而且上财的底蕴跟复旦相比还差一个档次的。如果楼主想好好做些研究的话,去复旦会好些。当然了,上海这边的学术氛围跟北京没法比,这边钱味太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6 23:56:11
没什么好争的
只要考上任何一个都好
复旦每年招的人少,约三四十人,所以录取线要高一些。
如果你有信心考在上财前30名,进复旦问题也不是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6 23:57:19
考复旦经院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50376&page=1&from^^uid=9408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6 23:58:54
frody 发表于 2010-7-6 23:54
我不知道在上财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为什么会这么好,也许好多人只是随波逐流吧。我同学跟我说上财的学术氛围不够浓,钱味太浓,而且上财的底蕴跟复旦相比还差一个档次的。如果楼主想好好做些研究的话,去复旦会好些。当然了,上海这边的学术氛围跟北京没法比,这边钱味太浓
那只是你同学说,
而且还可能是多年前说的
一人之言不足信。
我还见过复旦经院的博士天天来上财蹭课蹭图书馆的,
对个人而言只是各有优劣、各取所需罢了
所以建议最好去实地感受一下,免得以讹传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00:16:41
所谓的钱味太浓, 恐怕是校外人想当然的理解. 实际上从外校考到上财的同学, 往往更能体会出蕴含在上财管理制度之中的人情味. 举个例子, 为了确保录取的公平性, 上财一是统一了考试科目, 二是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后才选择导师, 三是只看成绩不看出身. 再举个例子, 都说吃在同济, 实际上上财的食堂很可能是上海最好的, 许多外校的同学都赞不绝口. 招生、后勤, 都是容易滋生“钱味”的地方, 而在上财更多的是人情味, 当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体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00:37:42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10-7-5 11:54
个人感觉复旦、交大、上财的金融就业没有明显的差距,基本上都是以证券基金银行为主,而且上财在金融界的人脉可能更占优势,相当多的基金经理、投行经理都是毕业于上财,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曾说过一句话:“中国证券市场的根在上财”。当然,能不能进这些核心部门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实力。顺便说一下,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Jerry Lou也是上财的校友,只有本科学历。
中投总经理还对外经贸的呢,真不知道你提个校友搞什么~~~·复旦的杰出校友要说也有很多~~~,复旦交大就业明显比上财要好,整体档次就不一样,很多最牛x的公司也只要清北复交,你见过复旦或交大金融的学生考上财吗?上财金融的考复旦交大的应该不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11:57:04
ghb520520 发表于 2010-7-7 00:37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10-7-5 11:54
个人感觉复旦、交大、上财的金融就业没有明显的差距,基本上都是以证券基金银行为主,而且上财在金融界的人脉可能更占优势,相当多的基金经理、投行经理都是毕业于上财,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曾说过一句话:“中国证券市场的根在上财”。当然,能不能进这些核心部门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实力。顺便说一下,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Jerry Lou也是上财的校友,只有本科学历。
中投总经理还对外经贸的呢,真不知道你提个校友搞什么~~~·复旦的杰出校友要说也有很多~~~,复旦交大就业明显比上财要好,整体档次就不一样,很多最牛x的公司也只要清北复交,你见过复旦或交大金融的学生考上财吗?上财金融的考复旦交大的应该不少吧~~~~
提个校友只是为了说明个人实力是关键,比如Jerry Lou只有上财的本科学历,也能当上MS的董事总经理。

我从来没有说复旦交大不牛。只不过我觉得很奇怪,你觉得复旦交大好很正常,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拉上财来垫背呢?难道只有通过贬低上财,才能体现复旦交大的强大吗?我觉得上财比较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只说自己的好,不会说别人的坏,更不会通过贬低其他学校来抬高自己,那么在你眼中比上财高一个档次的复旦交大,难道还做不到这一点吗?

还有个别上财学生的确会宣传学校,不过基本上都是以事实为基础,而不是像你这样的唯心主义。你说“复旦交大就业明显比上财要好,整体档次就不一样”,那么你可有事实依据呢?事实上复旦、交大、上财经管学科的就业我基本上都有所了解,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甚至看过就业的详细清单,我可以告诉你,相比较之下,实际上上财的就业可能比在你看来比上财高一个档次的某校更好,尤其是本科,我甚至可以贴出具体的就业清单供大家比较。只不过做人要厚道,自己知道就是了,我又何曾拿这一点出来炫耀让别人难堪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12:14:04
请楼上贴出具体就业清单。最好列明岗位。很想看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13:43:48
2010的西瓜 发表于 2010-7-5 12:14
想请教下,一个是上财进证券或者基金,都什么部门的?另外一个,比如财管专业和金融专业,在就业上,是不是差不多的?上财出身的基金经理真多,呵呵。
请教不敢当。
网络舆论真的满奇怪的。早些时候,有人说上财进证券基金的很少,结果08年上财金融硕士进证券基金的就有50人以上。于是舆论开始转变,说上财进证券基金的都不是核心部门,进核心部门的几年都没有一个。为此我专门查询了06年上财进证券基金的部分全日制毕业生的情况,结果发现这些毕业生基本上都是进的投行投研类核心部门,毕业4年后有的已经是保荐代表人、并购业务总监、投资经理、产品经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只发现一位是进的销售部(海通证券),现在也已是销售经理,并获2009年度“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金牌销售经理。而且大家可能有认识误区,实际上销售人员在绝大部分公司都是高收入群体,只不过不是谁都适合做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16:45:03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10-7-7 13:43
2010的西瓜 发表于 2010-7-5 12:14
想请教下,一个是上财进证券或者基金,都什么部门的?另外一个,比如财管专业和金融专业,在就业上,是不是差不多的?上财出身的基金经理真多,呵呵。
请教不敢当。
网络舆论真的满奇怪的。早些时候,有人说上财进证券基金的很少,结果08年上财金融硕士进证券基金的就有50人以上。于是舆论开始转变,说上财进证券基金的都不是核心部门,进核心部门的几年都没有一个。为此我专门查询了06年上财进证券基金的部分全日制毕业生的情况,结果发现这些毕业生基本上都是进的投行投研类核心部门,毕业4年后有的已经是保荐代表人、并购业务总监、投资经理、产品经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只发现一位是进的销售部(海通证券),现在也已是销售经理,并获2009年度“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金牌销售经理。而且大家可能有认识误区,实际上销售人员在绝大部分公司都是高收入群体,只不过不是谁都适合做而已。
谢谢。听来上财很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19:59:57
本人上财的,感觉比来比去没什么太大意思,复旦整体明显比财大有优势,只不过对非两校的学生来讲考研要讲究性价比的,当然要选择难度小但是就业或者适合做学术的地方,这个要看个人实力和兴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22:51:58
braveheartshufe 发表于 2010-7-7 19:59
本人上财的,感觉比来比去没什么太大意思,复旦整体明显比财大有优势,只不过对非两校的学生来讲考研要讲究性价比的,当然要选择难度小但是就业或者适合做学术的地方,这个要看个人实力和兴趣了。
哥们毕业了吗?这种明显的优势表现在哪里呢?现在上财金融的难度已经很难了。此外我想问下,复旦三年,上财两年,你能不能就学制谈谈两年的好,还是三年的好呢?有朋友说两年早点毕业工作,三年的学习生活又是怎么样安排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7 23:13:13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10-7-7 00:16
所谓的钱味太浓, 恐怕是校外人想当然的理解. 实际上从外校考到上财的同学, 往往更能体会出蕴含在上财管理制度之中的人情味. 举个例子, 为了确保录取的公平性, 上财一是统一了考试科目, 二是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后才选择导师, 三是只看成绩不看出身. 再举个例子, 都说吃在同济, 实际上上财的食堂很可能是上海最好的, 许多外校的同学都赞不绝口. 招生、后勤, 都是容易滋生“钱味”的地方, 而在上财更多的是人情味, 当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体会.
狂顶~老实说,复旦和上财在我接触的高校里面都是最守规矩的了(当然也许我接触的高校不算太多),但是相比起来,复旦和上财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财是规矩优先,教学科研优先,老师和学生得到的信息完全是透明的,一切都是讲求实力的,但是复旦相对还是有官僚的地方,当然比起北京某名牌大学又好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20:26:17
2010的西瓜 发表于 2010-7-7 22:51
braveheartshufe 发表于 2010-7-7 19:59
本人上财的,感觉比来比去没什么太大意思,复旦整体明显比财大有优势,只不过对非两校的学生来讲考研要讲究性价比的,当然要选择难度小但是就业或者适合做学术的地方,这个要看个人实力和兴趣了。
哥们毕业了吗?这种明显的优势表现在哪里呢?现在上财金融的难度已经很难了。此外我想问下,复旦三年,上财两年,你能不能就学制谈谈两年的好,还是三年的好呢?有朋友说两年早点毕业工作,三年的学习生活又是怎么样安排的呢?
三年的要好些,看看对外经贸06年最后一届三年金融的研究生,和当年的一届两年毕业生就业的差距就知道,三年的确实要多学不少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8 22:35:08
上财在全国的名气可能不响,但上财在上海以及长三角,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到地名气很大,校友力量雄厚。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我国金融业,以上海、北京和深圳发展最好,上财能够在其中两个城市占领较大市场份额,就不能说上财不行。当然,上财应当向所有学校学习,以补自之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17:06:02
我也想考复旦经济
很困难。。。。
我还在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19:01:43
我来做个总结:复旦经济 远远好于上菜金融,上财金融连西南财经都不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0 19:11:28
俺本科就是西财的,俺们自己都不敢这么说~~ 139# 权威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1 09:17:07
说上财更好的人简直就是没脑子!!!
脏话,请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1 10:15:00
明显三年的比两年的好,我们现在的硕士基本是跟国外教育接轨,硕士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以前读的是两年半的,不过基本跟三年差不多,现在财大两年制硕士第二年就要开始找工作,真正能学习的时间也就一年,就财大那些高深的课程来看,一年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现在财大追求的是培养做学术型的学生,尤其是重视博士阶段的教育,现在明显博士的要求比以前要高很多。所以读硕士的话,有实力肯定是考复旦,博士教育的话我觉得两个学校差不多,我也认识复旦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博士,我也在财大读博士,没有明显的差别,基本靠自己,其他的就是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了,再说了两个学校距离很近,有些资源可以通用的,很多财大的去复旦蹭课听讲座,很多复旦的也到财大来蹭课,资源共享了,我觉得是很好的事情关键是个人如何利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1 13:56:27
braveheartshufe 发表于 2010-7-11 10:15
明显三年的比两年的好,我们现在的硕士基本是跟国外教育接轨,硕士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以前读的是两年半的,不过基本跟三年差不多,现在财大两年制硕士第二年就要开始找工作,真正能学习的时间也就一年,就财大那些高深的课程来看,一年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现在财大追求的是培养做学术型的学生,尤其是重视博士阶段的教育,现在明显博士的要求比以前要高很多。所以读硕士的话,有实力肯定是考复旦,博士教育的话我觉得两个学校差不多,我也认识复旦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博士,我也在财大读博士,没有明显的差别,基本靠自己,其他的就是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了,再说了两个学校距离很近,有些资源可以通用的,很多财大的去复旦蹭课听讲座,很多复旦的也到财大来蹭课,资源共享了,我觉得是很好的事情关键是个人如何利用。
硕士只读两年的确学不到太多,但是你别忘了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 是学术啊 ?呵呵
再说这种两年的硕士大多是就业导向的,要想研究学术请读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2 20:18:41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10-7-7 00:16
所谓的钱味太浓, 恐怕是校外人想当然的理解. 实际上从外校考到上财的同学, 往往更能体会出蕴含在上财管理制度之中的人情味. 举个例子, 为了确保录取的公平性, 上财一是统一了考试科目, 二是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后才选择导师, 三是只看成绩不看出身. 再举个例子, 都说吃在同济, 实际上上财的食堂很可能是上海最好的, 许多外校的同学都赞不绝口. 招生、后勤, 都是容易滋生“钱味”的地方, 而在上财更多的是人情味, 当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体会.
看不下去某些掐架楼层,实在不想看到所谓“论坛里很多上财人都在抬高学校地位”等言论,回帖请摸个良心,没有了解就别来掐架做黑。倒是引用部分说到心里去了,单纯因为这个来吭个声。

本科菜鸟一枚,家人不希望在非上海地区读研,所以选择算是只在FD和SUFE之间。私下以为上财很生活化,食堂饭菜更好些(面馆的早饭是大爱^_______^),本科住宿条件不能和FD比,当然也仅限本科,硕士生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上财图书馆的藏书专业性应该是好过FD的,但综合性自然就差了;学习氛围么,这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平心而论,上财相当功利,赤果果滴把现实摆在那儿,潜心学术的氛围必然不如FD,但转头来说读研的人有多少是要潜心于学术科研而非在外就业?上财的功利性会带来压迫感,是好事也是坏事撒;学术水平么身为菜鸟不敢评论,但两年制和三年制的影响下在FD应该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就业想来不会因为这个有本质的区别吧。

FD比上财难考当然不用多说,但要说绝对的孰优孰劣未免太勉强,个人最纠结的还是两年和三年、生活方面,以及真正学到的东西上。lz要辞职考研也算是一笔风险投资,在自己的立场上多权衡权衡吧。另,考证是不是才更靠谱一些咧?以上是菜鸟我做选择的所有心理活动,希望能给楼主一些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3 13:16:56
思想888 发表于 2010-7-7 17:45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10-7-5 11:54

中投总经理还对外经贸的呢,真不知道你提个校友搞什么
当年外经贸可是招状元的学校,别人当中投总经理是应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7 14:49:15
差不多,复旦就是名气大点,综合性点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0 16:58:52
学习中……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21:00:35
LZ最好实地考察下,实践才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21:28:17
复旦貌似更难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21:28:53
在复试时一般的工作经历并不给你增加任何分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21:33:16
其实有稳定工作了何必考研呢,三年后不见得能找到比现在好的工作。求升职的话,读个在职的就可以了。我有同学专科毕业能进某大型国企,本科毕业也能进,现在硕士毕业了,去那个单位面试,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