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把人口密度和服务业发达等城市特点变成脆弱性。纽约会因为疫情而推进改革,还是倒退回上世纪70年代的阴暗时期?
文 | 英国《金融时报》 乔舒亚•查芬 纽约报道
一年多前,这场现代疫情尚未爆发,曼哈顿哈德逊广场(Hudson Yards)举办了一场犹如凡尔赛宫般豪华的开业派对,派对上有大量的香槟、牡蛎、顶级厨师、时髦人士,以及一座一流城市的其他元素。
但最近一个下午,哈德逊广场变成了一座鬼城。100万平方英尺的购物商场已关闭,主要租户尼曼百货公司(Neiman Marcus)将很快宣布破产。貌似公共艺术雕塑的地标性建筑物Vessel——曾被一位评论家比作一个巨型烤串,通常挤满了游客——空空如也,只有一名保安在底层巡逻。
唯一的人流是源源不断的军人,他们在附近的贾维茨会议中心(Javits Center)赶建的方舱医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此刻,他们排成队,每人相隔6英尺,在哈德逊广场一个由店面改造成的临时厨房领取免费餐。和他们一起排队的还有快递司机、邮递员、办公室清洁工,以及奋战在纽约市抗击新冠疫情前线的其他人员。
这个场面提醒人们,新冠疫情如何在短短几周内彻底改变了纽约。该市的新冠死亡人数可能已超过全球其他任何城市。随着纽约人逐渐走向重启(很可能是6月),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表示,他们正忐忑不安地思考这座城市将如何从这场大流行病中复苏?疫情过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与其他大城市相比,纽约更加鲜明地展示了新冠疫情把都市特点变成了脆弱性:人口密度、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对零售、文化和旅游的依赖,以及对拥挤公共交通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