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未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但若全球主要当局不能合力施策,则有向供需双衰退的经济危机演进的危险。
文丨蔡浩
2月下旬以来,受疫情向全球扩散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剧烈冲击,资产被大量抛售,全球对冲基金面临巨额赎回,有关全球是否进入金融危机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抛出一组神秘等式,2020=1918+1929+2008?笔者先开门见山抛出自己的观点,现在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但若全球主要当局不能合力施策,则有向供需双衰退的经济危机演进的危险,而金融体系的危机也将伴生出现。
全球金融市场巨震
随着新冠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巨震。欧美股市引领全球股市暴跌领跌,截至3月中旬,欧洲斯托克50指数和美国三大股指已较今年高点跌去30%-40%的市值,美股两周内出现4次熔断(此前历史上只有一次)。3月20日是美国2020年第一个四巫日(指美国市场每年3、6、9、12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因为这天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到期结算日,各大基金经理会进行仓位调整,这无疑加剧了美股的震荡。去年的四个四巫日美股都呈上涨趋势,但在大势面前,美股在今年第一个四巫日经历了激烈的多空搏杀后,仍旧以大跌收场,预示着未来金融市场动荡局面仍将持续。
国外债券市场方面,10年、30年期美债双双将此前的历史低点“膝斩”至纪录新低,近期又因为美元流动性紧张关系被纷纷抛售,收益率大幅波动。而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黄金,近期价格也出现大幅下跌,由1680美元/盎司跌1500美元/盎司以下,且跌势不止。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冲击,全球恐慌蔓延,美元流动性吃紧,大量客户卖出持有的黄金补充股市及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中国金融市场难以独善其身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金融市场虽然得益于国内疫情的基本控制,体现出一定的强健性,但显然无法保持独善其身。国内股市受国外市场的联动影响,波动巨大,上证综指近期从3月5日的3071的高点快速跌回2700点以下。而国内债市则在基本面预期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因为国内外货币政策预期差的关系,加上外资机构为筹措全球流动性大量卖出人民币资产,债市收益率较前期低点明显反弹,10年国债活跃券较低点上行20bp,而3月13日发行的30年国债更是“发崩”,中标利率较2级高出10bp以上。外汇市场上,虽然目前中美利差处于高位(160bp以上),但由于全球避险情绪导致美元指数一度逼近10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上行,USDCNH一度突破7.16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