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银行应充分披露和及早处置不良资产。把坏消息尽早出净,争取早日康复轻装上阵,为支持经济复苏起到应有的作用。
文丨浦永灏
[color=var(--weui-LINK)]疫情之下,银行业面临生死大考 (上)
在上篇我们讨论了为什么这次疫情是对银行的一场生死大考,以及1-3项的大考内容:(1)银行对疫情冲击的警惕性和应变能力;(2)银行如何平衡好客户;股东和银行自身的三方利益;(3)银行如何准备资产质量的急剧恶化。下篇我们讨论下列内容(4)银行如何处置由疫情导致的大量不良资产;(5)疫情对息差收窄的趋势有什么影响;在息差收窄恶劣环境下银行如何生存;(6)各银行的数字化智能化战略在疫情中能否兑现;(7)银行是否抓住这次疫情带来的那些新的业务机会?
4
银行如何处置由疫情导致的大量不良资产
今年秋季的银行半年报中的不良资产损失将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银行高管来说,即将面临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处理这些坏账。是将这些坏账一次大出清,还是以后逐年慢慢确认和消化呢?
最近欧美银行纷纷公布了一季度的业绩,从中看出西方银行处理坏账的手法。即使西方监管机构这次已经允许银行推迟坏账的登记、也放宽了对坏账以及滚动风险债务的界定,但是作为银行自己如何来处理这些坏账仍有很大的自主权。摩根大通为今年银行业财报季节开了第一个预警炮。虽然摩根大通在一季度只有4%的抵押贷款违约,信用卡的逾期也只是略有上升,但是摩根大通还是加大了坏账拨备,一季度坏账拨备同比增长454.2%,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其投行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49%,主要原因是预先为其过桥贷款拨备而减记了9亿美元。
同样,为应付疫情而大幅增加了坏账拨备,富国银行第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了89%,坏账拨备同比增长353.61%。美洲银行、花旗和高盛也是由于大量拨备,一季度净利润都下降了近一半。一季度上述六大美国银行总共计提了254亿美元坏账拨备,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0%。瑞士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其第一大银行UBS今年一季度的坏账拨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倍以上。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一季度计提的拨备也比去年增加了近10倍。80%的业务在亚洲的汇丰银行,在去年1.3%的不良率基础上,一季度拨备了30.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4倍,汇丰预计全年的坏账损失可能达到110亿美元。
对比西方银行业同行,或者对比国内非金融的各行业,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好到令人难以置信。今年一季度,A股非金融业净利润同比负增长 52.5%,创历史最大降幅。但是银行业是一枝独秀,业绩好到无法令人置信。六大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36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2%、8.1%、10.4%、15.2%。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的净利润还能有两位数的增长。而且,国内银行业也没有因为疫情而作大量的坏账拨备,与西方银行的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除了平安和招行一季度计提坏账拨备,分别同比增长了23%和21%;其他大行的坏账拨备覆盖率与去年底基本持平。经历了这么大的疫情,一季度GDP都已是负增长6.8%,但是银行业的老大——工行一季度所报的不良率为1.43%,与去年四季度一模一样。在国内非金融各行业一季度的一片哀鸿的情况下,银行业居然如此笃定,除了各自在财报口头上提到了疫情,但在财务上几乎都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准备。不知道是真的以为自己的资产质量能经受住这次疫情考验,还是已经有了银保监会的“免死金牌”?
是不是因为中国的疫情控制的比较早,比西方诸国更有成效,所以我们的银行可以不用计提那么多拨备呢?同意,我国的疫情受控的效果比较西方好。但这个说法有两点可以商榷。第一,政府支持经济的力度,这次美国支持疫情后经济的力度很大,不说美联储降息到零等货币政策方面的支持,美国财政部的经济支持政策力度超过了GDP的10%,目前国会还在考虑进一步的财政支持方案。有的西方国家甚至准备了近20% 的GDP财政支持政策。而我国财政支持政策,包括尚未实施的支出,据我个人的估计,目前大概只有4% 左右的GDP。第二,中国依赖出口大大超过美国,比如2019中国的总出口对比GDP 接近17.7%,而美国的总出口对比GDP只有7.7%。明显我国比美国对外部的依赖性要大得多。目前,西方世界的经济还在停摆中,这对我国的出口以至整个经济的影响要大得多。在我看,我国银行业一季度的拨备计提准备明显地不足。
美国银行处理坏账的做法值得学习。虽然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前,美国银行业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银行业的杠杆比较高,次贷危机爆发后,银行中大量的不良资产飙升,一级资本充足率从危机前7%,在危机中一度跌到了5%以下。大批银行摇摇欲坠。但是美国在危机爆发后的经历很有参考价值。首先,美国政府当机立断,快速用2000亿资金注入的方式,就是著名TARP 不良资产援救项目,让银行恢复了健康,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淘汰了465家不健康的银行,包括倒闭了雷曼兄弟,让摩根大通接管了Bear Stearns银行等。第二,美国银行业大量地出清了各种坏账,使得资产负债表迅速地恢复了健康。这就让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之后,能够为支持美国经济危机后的迅速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美国银行的市场估值一直比欧洲和日本,和中国的银行业高出很多。
日本处理银行业坏账则是一个反面教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本地产和金融市场的泡沫破裂以后,银行业里攒下了大量的坏账。但是日本银行不愿意彻底清理这些坏账,对不良资产问题采取掩盖、拖延的态度,导致不良资产不断积累,使得银行业长期处在病态中。另外,由于日本银行与企业过度融合,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了坏账,银行采用债转股的方式来应付,造成银行和企业相互拖累,风险相互传染。在以后的十多年中,日本银行业在这些不良资产的大山之下,苟延残喘,无法起到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这期间支持经济的重担从银行转到了财政,国家被迫常年举债来刺激经济,让日本成为了世界上公共债务最高的国家。直到2006年小泉首相上台后才主持慢慢清理了银行的坏账,让日本银行业回到了相对健康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