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838 1
2020-06-11
疫情在海外的剧烈发展,既是真实影响着每一位留学生的头等大事,又似乎和主流叙事里渲染的不完全一样。

文丨丁一



疫情凶猛的此刻,他们在英国、德国、法国、埃及和新加坡读书。
在媒体戏剧化的报道里,留学生处于回不回国之争论的浪潮中心,他们是种族歧视的亲历者,是有家难归的恐慌弃子,是海外疫情和国内疫情之间微妙链接点的一个个人形象征。
作为海外留学生中的一员,我开始了这次覆盖全球的群像式采访。几乎以完全口述的方式,我想还原疫情里华人留学生们的真实样貌,在抛去冲突渲染和制造大新闻的恐慌之后,客观地给出一些答案。
3月中旬,当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COVID-19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地毯式蔓延。身处海外的留学生群体,此时必须将视线从远处的家乡转向各自的居所,为接下来的行动作出打算。走或是留,已经成为一道事关生存的考题。随着事态迅速变化,眼见回国航班风险一日日攀升、各地入境政策一日日收紧,一部分人决定安下心来,就地隔离。

“口罩歧视”和“厕纸危机”



两个月前,国际学生返校高峰,英国爱丁堡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木子担心英国疫情大面积爆发,早早囤好口罩等防护物资。2月中,人们结束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假日回到英国,苏格兰感染人数逐渐抬升,木子和一小部分中国学生开始戴起口罩。
社交平台上的口罩歧视好像比现实世界里多,木子几乎没有因为戴口罩遇过歧视,“倒是偶尔自己吓自己,生怕戴口罩会发生什么特殊状况。”
爱丁堡的防疫措施却一波三折。
从一开始吓坏了所有人的群体免疫到刚刚确定实施的全国封锁最严管控,用时将近一个月。3月,面对新闻上每天急剧增长的确诊数字,英国政府消极管控,本地人才真正感到疫情险峻,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在打算提早回家。在大规模的恐慌情绪驱使下,商场里的大部分消毒产品、厕纸、肉类食品、大米、意面等方便主食,网上的口罩产品和药店里的几类药品都被抢购一空。
在超市采购时,也有美国学生特地跑来询问木子,她的口罩是在哪儿买到的。
进入3月,德国的感染人数猛增,短短半个月新增病例已突破5000例,确诊人数位列欧洲前四。好在当时大多是轻症患者,死亡率也远低于全球新冠病死率平均水平。3月中旬,当地中小学和幼儿园宣布暂时关闭,大学考试取消,民众陷入惊惶,抢购潮随之开始。
不同的国家,同样被抢购一空的超市。
酒精洗手露等消毒产品早已销售殆尽,罐头、意面、油等易储存的食品稳坐顾客们的囤积清单。匪夷所思的是,厕纸竟也成为扫货大军的心头好,这让加菲惊愕又无奈,“我的厕纸勉强还够用一个月,现在要开始进入厕纸计划经济时代了。”加菲就读于汉诺威大学计算机系,疫情到来的今年是她在德国的第六年。就加菲的观察而言,目前大部分德国人还比较理智,除了暂时买不到厕纸之外,其他正常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人一旦恐慌起来会引发很多问题,但厕纸这类物资不属于稀缺品,慢慢还是会补起来的。”
德国从官方宣传到医务人员一直强调只有不舒服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这是由于口罩短缺,也是习惯使然,却在诸多自媒体里扭曲渲染成为口罩歧视。“德国专家说口罩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如果资源充足、价格便宜,当然人人都可以戴上,但是德国的口罩很早前就被买断货、运回国了,现在这些资源应该紧着医生和有需要的人用,健康的普通人都跑去抢,医疗资源根本不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6-11 15:23:58
随着疫情的进展,德国戴口罩的人慢慢多起来,加菲表示没有见到或听到谁戴口罩被歧视的,而且也不止中国人戴。从心理上来说,中国人会更加担心,毕竟武汉的例子摆在那里,这使得一些中国人很早以前就宅在家里,尽量避免外出。即便出门散步,以德国的人口密度来说,偶尔碰到的人相隔起码五米开外,超市和商店也要求大家购物时相隔两米以上。戴口罩既不算作必要选项,但也更无须担心遭遇口罩歧视。自媒体和无数微信号里“外国人歧视中国人戴口罩”的主流声音在德国几乎是一个谎言。“口罩歧视是极少的事件,我目前没听说过一例,不知道是不是中文网络的过分渲染,”加菲说。

与加菲不同,在法国尼斯的法语专业学生李路亲眼见证了法国人民对待口罩态度的显著变化。

尼斯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距离意大利边境只有30公里。2月底,一位从意大利旅游归来的学生被确诊为当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疫情随之爆发,每天都有人确诊,尼斯市长也未能幸免。法国政府出台禁足令,从3月16日开始,擅自出门者将面临38欧罚款。第一天大家并未当真,仍然聚集在广场上闲聊、运动。随后沿海大道关闭,宵禁政策启用,罚款金额上涨至135欧,警察执勤查验出门证明,外出人数大大减少。如今法国政府和媒体一改“戴口罩无用论”,提倡勤洗手的同时,呼吁大家戴上口罩。

终于有法国人愿意戴口罩了。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所有人都时时戴着口罩和手套。李路告诉我,疫情被低估的前些时候,戴口罩显得有些奇怪,“那时我在亚洲超市里见过好几个中国人戴着口罩,其他法国路人都会用有点奇怪的眼光看他们,但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

“我是从禁足令之后出门才开始戴口罩,之前都没有,就是用洗手液什么的。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歧视啦,大家都戴。之前看到新闻上说某个地方的华人戴口罩被赶下车,甚至被打之类,大家也都说南法的种族主义倾向很严重,事实上我没有这种感觉。”


新一代“宅文化”的胜利


学期过半,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法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得不将后续课程和研讨会议改为线上模式。网课实施之后,李路不用赶着通勤,每天省下了大把时间自由安排。

西部世界、名姝三季,李路补完了欠下很久的剧集,还发现了一个名为FUN的网课平台,打算趁机报名更多的有趣课程。网课模式下,不需要学生开启摄像头,偶尔偷懒、恶搞小动作也不担心被责怪,李路还记得某次课堂上老师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大家麦都坏了,点谁回答问题谁的麦坏。网课真的有好多苦中作乐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