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复印和装订,接触的是公司贷款的申报材料和归档材料,虽然很枯燥,但我明白这些工序以后一定用得到。于是我留了个心眼,把申报材料和归档材料各复印了一遍。师傅偶尔也会带我去见见客户,我也能顺便派一下小名片,客户对我们很尊重,感觉不错,原来在银行工作是不错,特别是大银行。
就这样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们进步神速。公司部的领导也开始带我们去见新的客户,给我们分配一些业务需求比较真实也比较急切的客户,这意味着我们要独立地做业务了。但领导们目前还不放心让我们独立做贷款,只给了一些做保函(保函也属信贷业务,只不过业务风险比较低)的客户给我们,多是建筑类企业。
这几个月是快速成长的阶段,但是师傅的帮助有限,我自学了很多东西,比如信贷产品、银行制度、财务分析、行业分析、担保方式、还款能力分析……工作后,不可能有人手把手地教你业务,这并不只是竞争的问题,更多的是大家都很忙很累,哪有时间教你呢?
2007年的11月,我终于做了第一笔流动资金贷款,金额1000万元,续贷(意思是原先有贷款余额,上一笔到期后继续贷款),担保方式是写字楼抵押,风险不大,客户也是老客户,因此顺顺利利地做完了。而后领导开会表扬了我,说我上手快,效率高,师傅也很高兴。原来银行的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小半年时间我不也成了挺合格的客户经理了吗?
可是2007年的12月底,分行换了行长,全行大变革,我们部当然也未能幸免,但这次变革让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次变革,我们部与国际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合并,成立公司客户部,下设国际业务团队、机构业务团队、房地产团队、路桥团队、中小企业经营中心,除了机构改革,所有员工都要“全体起立”,所谓“全体起立”,就是所有人员原有的职务暂时取消,重新通过竞聘安排岗位和职务。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几位领导的职位是不会变化大的,我们的职位也不会有大调整。
这时我手上已经有了几个建筑施工企业客户和一个大型房地产客户,当时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我们T支行的优势业务,做房地产开发贷的客户经理都很强,收入都不错。按道理说,我算是我们同批来T支行干的比较好的,客户也偏向房地产客户和配套的施工企业,理应去房地产团队,甚至竞聘之前公司部老总和我谈话让我直接竞聘房地产团队。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职场之上,我们大都希望自己身处一个重要的部门或团队,最好是企业的核心所在,因为你能够掌握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市场的最前沿,能够经常获得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收入也一定很可观。没错,好处多多,但请不要忘了,在这样的核心部门或团队,一定是强人林立,竞争异常激烈,且不说是否有关系户,单单是能力的角逐,想要崭露头角的难度也极大。
除了这个原因,我对大中型客户也有些偏见。大家别看我很NB,有房地产客户、建筑业国企客户,其实,这跟我没多大关系。很多客户会发现怎么每年换一个客户经理?很正常,只要行长不换,客户和银行的关系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客户经理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下面是重点:
四大行的对公客户经理多是“写手”。所谓“写手”,就是写材料。客户营销是网点和公司部老总的事,谈判是行长的事,客户经理就剩“写”和跑腿了。当然“写”本身也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儿。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小小客户经理,如果动辄和客户进行价格谈判,要知道0.1个百分点就是几百万,如此重大的事不可能交给没有职位的客户经理的。手中没有权力,客户自然不可能和你亲近,最多请你吃个饭,过年过节送张购物卡,人家不图你能帮上什么忙,只是出于对银行的“尊敬”吧,反正也不差那几百块钱。、
当然,也有能力很强或关系户的客户经理,通过关系搭上了客户,那就不同了,客户的每一笔存款贷款,都是你的功劳。如果客户足够牛(比如财政局、高校、医院等),那你在银行的地位将扶摇直上。当然,这只是很小比例的一部分客户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