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260 0
2010-07-13
作为经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想在管理学上多涉猎一些书籍,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或生活增加些知识积淀,但平日所借阅《成果管理》、《彼得原理》等管理学书目由于自己的惰性等原因阅读起来十分吃力,多无功而返。本学期经管理学老师陈教授推荐,我有幸拜读了琼·玛格丽塔的经典著作《什么是管理》,从中受益匪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果说刑以群的《管理学》是一本关于管理的理论性的著作,那么《什么是管理》更像是一本侧重实务的著作。与《管理学》教科书相比,玛格丽塔的《什么是管理》打破了管理学的常规体系,突破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传统管理学模式,运用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说明管理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全书分为“设计——一起工作的原因和方法”与“执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两部分。
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她朴实简明的语言,摆脱了对管理学词汇抽象的概念性解释,比如“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交流交流再交流”,这样就清楚地让我们看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渠道。另外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辅助管理原理的说明,更易于说明问题的现实意义。正如“把一门专业课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讲授给学生,是激励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好方式。”世界顶尖的哈佛商学院用的都是案例化的教学模式,这多少对我们有学习和借鉴作用。
《什么是管理》揭示了现在社会的普遍真理和发展趋势。在书中作者讲到“新经济价值的来源从具体事务向创意,从产品向服 务转移”,可能我们早已熟知这些道理,但是从未以这么概括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可能就是我们和大师在理论水平上的天壤差距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唯有变是不变的,“尽管管理学家的观点相去甚远,但从来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管理方法”也很好的说明应变能力对于管理者的重要性,同时对于管理学的学习,我们必须不断地求索,不能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我觉得管理学和哲学有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已然的现象,但是很难在实践中很好的落实这些法则,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其次,西方案例式的布道方式对我这种连半只脚都还没迈进管理学门槛的人有些不易理解的地方,比如她书中列举“戴尔取消中间人”、“福特采用流水线”这种大众化的案例还能够理解,但是列举比若“美国自然保护组织”、“印度白内障专科医院”等案例就不易于我们理解其中的妙处。真正能与西方管理学著作齐肩的“中国式管理”的诞生之日,大概也就是中国学生能轻松学习自己的管理学之时。
我觉得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成分要远大于科学的成分,因为管理终究还是由让人来执行。就像过去普遍争论的“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的话题,在草莽经济时代,一味的追求落实管理学“任人唯贤”的原则是要承受巨大的风险的。但是有的人就能驾驭这种风险,这就是说人的作用在管理中是决定性的。可能我们的教材不过分强调这一点是为了避免陷入管理权谋论的泥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