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学派对人类社会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发展的最基本环节的数量化分析框架
(黄凤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定义:
国际或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一定自然分工实践模式中资源要素处于最佳配置模式时可实现人类DNA值
国际或国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国内政治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政治系数是系数体系中不稳定且不主导影响的系数)+国内经济社会分工实践能力(经济系数是系数体系中稳定且主导影响的系数)=一定的资源要素配置模式或系数体系(即资源要素的阶级间控制或所有格局.见<<经济的三重根及当代中国经济分析>>)
单位人类DNA值=个体人类DNA维持自身所必需元化合物量的单位体系=一定自然分工实践类型(多种类型的复合,即模式)中资源要素处于最佳配置模式时生产能提供个体人类DNA维持自身所必需元化合物的相应化合物的量*元化合物量的单位体系/相应化合物量的单位体系(见<<科学学原理草稿>>)
最基本环节的构成:
第一阶段:国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国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新国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旧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新国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旧国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旧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新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旧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 新国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新国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新国际社会分工实践能力或模式*旧国际自然分工实践能力
(见<<国家原理及当代中国国家性质分析>>)
(2010年7月13日)
请参见作者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