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数通常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带有各种单位,比如某个区域的粮食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比如国家统计局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建立的主要食品价格旬报,公布的是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是一种绝对数,直观地反映了价格水平。
以上摘录于统计局网站《您身边的统计知识——平均数、绝对数与相对数、基数与基期、现价、可比价与不变价》。
在《统计学原理》的教科书(黄良文 陈仁恩主编)中,介绍了综合指标,综合指标包含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显然统计局网站中绝对数与总量指标是一回事。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前述《统计学原理》中有关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介绍如下: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用于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等。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前述《统计学原理》中有一个公式:平均价格=总销售额/总销售量。
根据《统计学原理》的介绍,可以断定价格是平均指标不是总量指标,即价格不是绝对数。
可以认为:统计局网站有关指标解释中认为价格是绝对数是错误的。
价格单位是货币单位/实物量单位。其中货币单位与实物量单位是属于同一总体而不是不同总体。这也说明价格不是强度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中,只有强度指标是有单位的,其它相对指标都是无单位的,一般用百分率表示。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比。
价格不是绝对数(总量指标)也不是相对数(强度相对指标),价格是平均数(平均指标)。
建议统计局网站进行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