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231 1
2020-06-18
下面用生命周期模型分析税收对储蓄(贷款)行为的影响。假设某人年轻时的收入为y1,老年时领到的退休金收入为y2,其中,y1> y2。该个体年轻时的消费为c1,老年时的消费为c2, 消费带来的效用为u= c1*c2。储蓄和贷款的利率均为20%。在不考虑遗产的前提下,请画图分析以下政策带来的影响。【请在图中标记出关键点的横纵坐标】
(1)在不考虑征税的情况下,该个体的最优决策是储蓄还是贷款?(5分)
(2)现ZF打算对年轻时的收入开征10%的个人所得税,请用图表示出该个体的最优储蓄(贷款)决策。(5分)
(3)在(2)的基础上,倘若ZF继续对退休金也开征10%的个人所得税,此时该个体会增加还是减少储蓄(贷款),个人的福利水平是增加还是减少了?(5分)
(4)在(3)的基础上,ZF考虑对储蓄产生的利息征收50%的所得税,此时,该个体会增加还是减少储蓄(贷款),个人的福利水平是增加还是减少了?(5分)
(5)假设该个体决定在年轻的时期贷款买房,此时他的效用函数变为u= c1 *c1 *c2。ZF对年轻和老年时期的收入都开征10%的个人所得税,对储蓄产生的利息征收50%的所得税。在此前提下,请比较分析ZF是否允许贷款利息在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对该个体的贷款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10分)
球球大家了,我真的不会写,老师出的作业太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6-14 00:31:19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将使用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一个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储蓄或贷款决策。我们假设该个体年轻时收入为y1,老年时退休金为y2,并且y1 > y2。

### (1)不考虑征税情况下的最优决策

首先,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个体的目标是最大化其一生的效用u= c1 * c2,其中c1和c2分别是年轻时和年老时的消费。假设储蓄利率为20%(这里使用这个值仅为了后续分析的一致性,并不影响分析的核心逻辑),如果该个体选择在年轻时期储蓄,那么它将可以在老年时期获得更多的消费能力。

设年轻时期的收入为y1,若无储蓄,则c1 = y1;若有储蓄S,则c1 = y1 - S。到了老年时期,在20%的利息下,储蓄变为S * 1.2,加上退休金y2,总可支配收入变为c2 = S * 1.2 + y2。

该个体最优决策的关键在于比较年轻时的边际消费带来的效用增量与老年时期因储蓄增加而得到的边际消费效用增量。如果c1 * c2在储蓄后的值更高,则选择储蓄;反之,如果贷款能带来更高的c1 * c2值,则选择贷款。

### (2)对年轻时期的收入开征10%个人所得税

税收改变了个体可支配收入的数量,从而影响最优决策。若征收10%的所得税,y1变为0.9 * y1,这将直接减少年轻时期的有效收入和潜在消费或储蓄能力。

### (3)继续对退休金也开征10%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此时,不仅年轻时的实际收入减少了(因为税收),老年时期的可支配收入也减少了。这种双重税收负担可能会鼓励个体增加储蓄以弥补未来因税收而减少的收入。

### (4)对储蓄产生的利息征收50%的所得税

当对储蓄产生的利息征税时,实际储蓄回报率降低到10%,这进一步削弱了储蓄作为提高老年消费手段的效果。因此,如果税率足够高,可能促使个体选择贷款或减少储蓄以维持当前消费水平。

### (5)考虑到效用函数u= c1 *c1 *c2的变化

若该个体在年轻时期决定贷款买房,并且其效用由年轻时期的二次方和老年一次方的消费组成,则税收政策对其决策的影响更加复杂。一方面,增加储蓄可以提高老年时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高边际消费(尤其是在年轻时)对效用贡献更大。税收减少可支配收入,可能促使个体更倾向于当前消费,但这也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

在分析中,具体的数值和坐标点需要根据y1, y2的具体值以及个人具体的储蓄或贷款决策来确定,在此假设下无法给出确切的横纵坐标标示。不过,上述逻辑提供了如何考虑税收政策对个体储蓄和消费行为影响的一般框架。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