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818 2
2010-07-16



价值率高差事物的价值率P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Po之差值,称为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用△P来表示,即

不难发现: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主体就会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主体就会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由此可见,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特性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观意识——情感。为此,对情感做出如下定义:
情感:人对事物的价值率高差P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定义为人对该事物的情感,用μ来表示。
情感发生的逻辑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正向情感(如满意、愉快、信任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正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不断趋向于该事物,以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正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负向情感(如失望、痛苦、顾虑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负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背离该事物,以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缩小而上升,负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等于零时,人通常不会产生情感,从而维持了事物原有的作用规模。
总之,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识别事物的价值率高差。

五、人际交往能力的个体评判:智商、情商与意商

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判:智商、情商与意商。
1、综合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人的全部认识活动可分解为知、情、意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人的综合心理素质也相应地分解为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素质:认知素质(或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它们分别用以反映人对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能力。
、认知素质(或智力素质)。认知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事实关系的主观反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对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能力,对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情感素质。情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感情、欲望、情绪和价值观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对价值的情感反映、情感记忆、情感应变、情感敏锐以及情感的理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等。
、意志素质。意志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实践关系的主观反映(设想、计划、方案、措施、毅力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觉性、自制性、坚韧性等,具体体现为形成创造性设想、准确性判断、果断性决策、周密性计划、灵活性方案、有效性措施、坚定性行为等方面的能力。
2、智商、情商、意商的内涵
智商较高的人能够敏锐地感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某些细微变化,并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其内在本质和规律性,因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这种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全面的分析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和强大的记忆能力。
情商较高的人能够敏锐地感知社会现象和个人言行的某些细微变化,并迅速、准确、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个人、集体及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能够从他人细微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的变化中,观察并摸索出对方的主观意图、愿望、动机、感情、欲望、情绪等,能够从他人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于他人的情绪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推断出对于他人利益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这种人对于各种利益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性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全面的分析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和强大的记忆能力,有很高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感染能力,对周围人有强大的号召力和鼓动力,有较高的领导与管理才能,有灵活的处世方法和人际交往能力。
意商较高的人能够准确地、严格地控制自己各种活动的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发生频率或概率、牵涉范围、作用对象等,并准确地估算、全面地掌握、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活动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正确而果断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并有效地实施它。他既能顽强奋斗又能急流勇退,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有创造性又有继承性;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犯重复性错误;他善于中庸之道,既不犯左倾冒进的错误,也不犯右倾保守的错误;他能够保持其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为人处世上做到不亢不卑、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他办事利索、决策果断,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心胸宽阔、严于律已,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等等。
3、智商、情商与意商的辩证关系
智商、情商与意商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情商是意商的基础。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任何意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情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意商。
、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它是一种对自身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认识能力;意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情商,它是一种对自身行为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的认识能力。
、情商的发展为智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凭一时兴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意商的发展又为情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意商较高的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活动,不会盲目地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他会使自己的情感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
、智商、情商与意商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般来说,智商的提高将有利于情商与意商的提高,情商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智商与意商的提高。不过,这三者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智商较高的人,其情商与意商未必较高;情商较高的人,其智商与意商未必较高。

六、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评判:道德标准与强弱标准

人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其交往能力与交往效果必然会受到社会在两个方面的评判标准,社会通过这两种评判结果对每个人的人际交往活动进行制约和引导。
1、道德标准。
伦理道德是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其客观目的在于对社会的价值资源进行最佳分配,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降低社会内耗,提高社会凝聚力,以实现价值资源的最大增长率。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判断通常是以“自私”与“无私”标准来衡量。然而,什么是自私?什么是无私?“自私”并意味着不存在利他行为,“无私”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利已行为,对于“自私”与“无私”的判断,取决于利他行为在整个行为中所占的比重。“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层次越高,价值内涵的兼容性、共享性与可持续性就越明显,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就越高。前面已经说过,人之所以愿意从事利他人行为,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相关性,从而使利他人行为可以间接地产生利已的效果。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能力(劳动能力与社交能力)越强,他所建立的价值关系中与他人的利益存在更多、更密切、更高层次的相关性,从而可以使他的利他行为可以产生更多更好的利已效果,这样,就会引导他表现出更多的利他人行为,引导他表现出更高的道德水平。
2、强弱标准。
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在他能否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妥善处理”,就是能够从更长远的角度、更整体的角度、更高层次的角度,而不是从眼前角度、局部角度、低层次角度来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3、最终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5 12:23:18
谢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20:34:43
分析得鞭辟入里 崇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