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市场不买多部委的账?
李俊
针对农产品的非正常涨价,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多部委5月底展开专项整治,但几乎与多部委重拳打击串通涨价的同时,大蒜价格却再度飙升。很多人看来,市场与国家发改委开了个玩笑。从这个玩笑可以看出,对于市场干预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失败的。
市场经济宗旨就是提倡交易双方能够自由选择,包括价格、合约上选择的自由。价格反映出来就是市场供求的信号,从而引导人们调整生产。价格对于生产者来说,可以是一种奖励作用,可以是一种惩罚作用,从根本上维持正常生产。作为生产者,如果盲目生产,市场过剩,价格必然暴跌,所以就是一种惩罚。因此,作为企业家就需要一种先知先觉,要对市场有一种灵敏的判断。
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价格取决市场供求关系,价格上涨就反映供不应求。任何行政力量都无法改变市场上真实价格,干预价格只能导致价格失真而已。人为压低价格,就相当夏天把温度计放到冷水里。我们看到温度计的温度是降低了,但是真实温度还是没有变。如果市场供应关系还是处于紧张状态,价格就不可能真正下降。即使这个名义价格降下来了,但是换取这种产品的代价还是不变的。
计划经济时代,商品价格很低,但是却不容易购买到。买猪肉,不仅要付出货币上价格,还需要票子,并且是限量供应。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低价有什么意义吗?获得这种低价商品背后的代价,是惊人的。人为压低价格,对于供应者来说也是一种惩罚,所以不能鼓励他们增加生产,从而导致供求关系更加紧张。
既然官方希望西方国家希望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要真正民众兑现一个真正市场经济。政府对市场干预的理由往往是市场不完美,是有弊端的,所以需要要干预。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用了一个尖刻的比喻:“一个人本来没有病,但有人不断地说他有病,非给他吃药,最后他真得病了。我又给你继续开新的药,不断的给你开药,一直到吃死你。”这次,政府开出药方,大蒜价格并没有平稳下来,反而再度飙升。价格继续上涨,政府就要继续干预,结果这个市场就被政府整死了。
事实上,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市场本身造成的,而是政府造成的。这就好比一个健康人,非要说他有病,然后就开药给他吃,结果他吃出病了。等他有病了,所以政府就得意地说,我的判断是对的。
反市场行为是危害的,损害到每个参与者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实际上,他们往往把一切寄托到政府身上,并且希望政府能够解决他们的利益。遇到问题,他们总是希望通过管制方式解决。在这里,我们必须清楚,干预市场就是自由度一种破坏,将破坏这个社会财富。这次,市场不买账,政府应该学会反思一下。
201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