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的物理意义是量变与质变
于德浩
2020.6.20
在简化的股票平值期权定价公式中,是以右边一个标准差的量子态来代表所有的大于0的连续量子态,以左边一个标准差的量子态去代表所有的小于0的连续量子态。对于期权卖方来言,他先收到x的权利金;未来他有50%的概率会亏损A,当股价上涨到右边+1X处时。所以,盈亏方程就是x=0.5*A。 同理,从期权买方来看,他有50%的概率会损失x的权利金;他也有50%的概率盈利(A-x)。盈亏方程就是0.5*x=0.5*(A-x),也可以解得x=0.5A。
比方说,股价当前时3.0元,月波动率是6%,即一个月后可能上涨+6%,也可能是-6%。那么,当前剩余30天的平值认购期权的价格就是正股价格的3%,x=0.5*6%,价格就是0.09元。
为什么是以+1X和-1X来代表对称的无数连续量子态呢? 而不是0.5X或0.35X或1.278X等等呢? 为什么恰巧是1个标准差的位置呢? 从数学上讲,这就是中值定理。正态分布从(0,2)的概率密度积分是0.5,N(M)=0.5/(2-0)=0.25。 而N(1)=1 /(2*Pi)^0.5* e^(-1/2)=0.4*0.6=0.24,刚好在这个“中值”位置附近。
从物理上讲,一个标准差就是测量误差的意义,就是说,观测值的取值范围就是(-1,+1)之间。可以这么理解,当股价末态涨幅在正负一个标准差以内,人们无法证明“股价不涨不跌”的市场中性假设是错的。而当股价涨幅超过1个标准差后,不得不承认股价是真上涨了,而不是随机波动了一个正值。
就是说,如果观测值是+4%末态,我们可以说这属于(0,6%)的一个事例;也可以说,这属于(+3%,6%)的一个事例;也可以说这属于(-1%,6%)的一个事例。但若观测值是+7%末态,我们就说这只属于(+3%,6%)上涨短周期;不再属于中性或下跌短周期。
认购期权的平仓获利点,应该是股价中途上涨到大约一个标准差+6%的位置,这里已经表明股价涨幅的期望值为正;一般不要等到末态。因为,末态更大概率是新平衡态的期望值+3%处;也就是,你猜对了股价上涨,但没有赚到钱,因为已支付的权利金就是3%。
即使是上涨短周期(+3%,6%),末态期望值,对于平值认购期权,也是刚好不亏钱3%/3%=1。 而如果前期股价左侧上行中涨+3%或+6%时,这时止盈大约就有2倍或3倍的收益。 在大约一个月的短周期中,中途2倍止盈平仓了结,平均来言要远好于持仓到末态。
另一方面,如果你确信是上涨短周期,应该坚持持股到末态,至少是不亏钱。而如果在账面浮亏时,随便轻易止损退出,是很可惜的。止损应该主要是通过限制投入比例去做,比如说,最多投入30%,即使清零也最多总损失30%。 期权止损要足够大,一般是价格-50%跌幅。 因为,期权的价格波动-50%到+100%,往往在一个交易日内就会出现。
当预期股价上涨,应该是买入虚一认购做多。前期标的正股股价上涨时,虚值期权的跟随涨幅会更大。比方说,当股价2.8元时,你预期短周期末态大约是2.9元。你应该在短周期的初态买入虚一2.85认购期权或者虚二2.90认购, 也不能深度虚值。
如果预期新短周期是上涨短周期,那么当前股价2.8就相当于在-1X以下的位置,未来股价上涨波动到0X的2.90元及+1X的3.00元处几乎是必然的。一般简单的认购期权2倍时止盈平仓一半,4倍价格时止盈清仓剩余一半,是非常好的交易策略。
而对手方,认购期权卖方的最优策略是持仓到末态。一是耐心等待期权价值的时间耗损,二是等待正股股价的冲高回落。
上涨短周期的最大概然路径,应该是冲高回落模式。大约从0%上涨到最高+9%附近,然后下跌到末态期望值+3%附近。 相当于从-0.5X到+1X,再回到0X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