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16 54
2010-07-18
“曝光中国最牛的‘野鸡大学’”暴露了中国大学怪现象之一,但是我有话要说。

一方面,中国人对校名过于在意,很多师范类农业类的学校不愿意去,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它的优势,很多时候可能两个学校差不多,但是仅仅因为名字上的差异,而在招生时吃了亏。
另一方面,改完了名字,大家又对以前的名字耿耿于怀。一所大学实力如何,当然是靠实力本身说话,请诸位问问自己,是不是在潜意识里有把那些名字不好的学校归为野鸡大学的倾向呢?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中国大学的改名,当然是校方具有某种动机,但是却也是大众的口味,大众如能抛开校名来论实力,校方怎么会绞尽脑汁改名呢?批评改名的学校没错,同时,也需要批评我们自己。

我历来不赞同有失偏颇的批评中国的教育,比如说改名后的所谓“野鸡大学”当然实力都很一般,但是既然与他们同等实力的学校已经在名字上占了很多年便宜,他们改改名字,至少有合理的成分吧?难道原来就是“**理工大学”的学校就不是“野鸡大学”了么?

我的所谓不能有失偏颇的批评中国教育,是非常反对如此单单以改名来判断所谓“野鸡大学”,这不是一个严谨的态度,会产生错误的导向。“野鸡大学”的标准显然不是这样的。有人甚至说中国的大学都是“野鸡大学”。我只能说,在接受你的定义的前提下,我完全赞同你的结论。

报考河南工业大学之前,考生未必就不知道其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就好比很多人都知道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可是即便知道,考生仍然愿意报考河南工业大学而不是郑州粮食学院,为什么?因为关键是别人怎么看,即便别人知道历史!

本来是作为回帖的,没想到一时兴起写了这么多,就发个新帖了。
麻烦回帖的人认真仔细看我的帖子,不要断章取义,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要离题千里。
比如看完贴就以为我赞同学校改名的逻辑混乱人士,拜托你就不要来捣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18 09:31:35
现在出来很多新的学科门类,诸如金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意识流物理学,哈哈,无法解释的因素都归到心理问题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09:38:55
shufe_emily 发表于 2010-7-18 09:31
现在出来很多新的学科门类,诸如金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意识流物理学,哈哈,无法解释的因素都归到心理问题上。
不是无法解释的因素都归到心理问题上,而是确实有这种因素,以前没有研究而已。
比如行为经济学,之所以出来的相对较晚,完全是因为行为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简单的假设了。况且,在相关理论基础没有牢固之前,行为被简单的假定具有合理的成分。
库恩关于范式的讨论,部分揭示了这种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09:46:34
中国的大学都像综合类发展了…感觉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向台湾看齐(中高等教育合并,台湾有很多中专高职等学校也改为学院或大学),这样很不好;而关键的教学手段却没有向台湾学习…台湾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考试,分数,排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09:54:05
yuyang_123 发表于 2010-7-18 09:46
中国的大学都像综合类发展了…感觉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向台湾看齐(中高等教育合并,台湾有很多中专高职等学校也改为学院或大学),这样很不好;而关键的教学手段却没有向台湾学习…台湾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考试,分数,排名”…
嗯,我也相当反感中国大学的大而全。很多学校不是想着怎么搞好自己的优势专业,而是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弱势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10:06:43
楼主的大部分观点我是赞同的。其实我的初衷就是,我并不否认改校名,改的名副其实是很好的,,改的名不副实很难不说他存在“野鸡”的成分!设想一下,假如有些名不副实的学校让其把大学改回学院,大家还会一窝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