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712 12
2020-06-24



今天,人民网全国总网在首页的显著位置,刊发人民网记者周坤采写的重磅稿件《安徽芜湖:锚定绿色家底 护航一江水》,文中用详细事例,介绍了近年来芜湖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文章指出,在这里,生态环境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而是成为芜湖突出的优势资源和闪亮的城市名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芜湖有着最为生动的实践。

这也是继6月18日人民网全国总网在首页刊登《安徽芜湖:锤“链”新引擎 创出新活力》之后,芜湖又一次被央媒隆重推荐。

安徽芜湖:锚定绿色家底 护航一江碧水

芜湖十里江湾 郑远/摄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0年06月23日

每次出差到芜湖,家住上海的何明都会来到十里江湾走一走。“五年前,这里还是荒地浅滩、小码头林立。现在,长江沿岸霓虹闪烁,繁华璀璨,远望过去,颇有几分上海外滩的感觉。”何明说。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19年芜湖市PM2.5平均浓度约为44.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8年下降7.1%,降幅居全省第二;国家生态环境部交办和芜湖市自查疑似固废问题点位共74个,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近年来,芜湖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在这里,生态环境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而是成为芜湖突出的优势资源和闪亮的城市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芜湖有着最为生动的实践。

铁腕治污还水清

过去在芜湖,提到“两垾一闸”,即保兴垾、板城垾和广福闸,当地百姓都纷纷摇头。作为市区雨季重要泄洪通道,随着大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沿岸居民乱扔乱倒垃圾,“两垾一闸”逐渐成为当地人不愿提及的臭水沟。

如今,芜湖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建、修复污水管网,成为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的内容之一。2018年,芜湖市通过与三峡集团合作,探索出“一城一主体”“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水模式,开展城镇污水治理。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芜湖项目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张浩介绍,其中,一期项目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质增效、提标改造、增容扩建;二期项目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对污水管网的问题管段开展整治。截至目前,64个老旧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6座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并新建了1座日处理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打通污水“出口”,疏通排水“动脉”,畅通运行“经络”,伴随一项项改造工程,“两垾一闸”,从曾经不愿提及的臭水沟变成了市民络绎不绝的生态公园。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通过一系列铁腕举措,2019年,芜湖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提前一年消除劣Ⅴ类水体;芜湖市6个列入国家水质考核断面,其中5个断面水质Ⅱ类标准,一个达到Ⅲ类标准;黑臭水体整治完成96.3%,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三。

“只有从根本上改善芜湖城区以及长江流域芜湖段生态环境质量,才能真正做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东说,芜湖因水而美,未来也必将因水而兴。

矿山复绿护天蓝

提起矿山开采,你的第一印象会是怎样?是灰尘满地,还是满目疮痍?

但是,当你来到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矿山分厂,矿山开采与优美生态,看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这里却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

为矿山披绿装,补大地之殇,降扬尘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路上的一道“关卡”。

如何突破这一关卡?芜湖海螺矿山分厂厂长杨海舰介绍,芜湖海螺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在采区内,进行复土复绿,同时对矿区道路两侧植树绿化、悬崖峭壁挂网复绿,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最大限度减少裸露地面,增加绿化面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矿业经济绿色发展。

现在来到开采区的山顶俯瞰,你会发现,曾经坑坑洼洼的开采宕面,被一棵棵刺槐等树苗覆盖,一抹鲜活的新绿将黄土青石覆盖,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从在开发中保护到在保护中开发,从“先开采后治理”到“边开采边治理”,从修复性治理到保护性治理,芜湖海螺依托一系列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特有的矿山复绿之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除了矿山复绿,芜湖蓝天保卫战的触手,远远不止如此。

张东介绍,芜湖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协同实施,2019年全市共完成大气治理任务1643项,整改问题674个,PM2.5年均浓度降幅全省第二,位列安徽省经济运行考核一类市第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6-24 09:18:00
岸绿景美幸福来

如今,芜湖生态蓝图已绘就,且还在不断延续。

为了打造“八百里皖江”长江生态绿化带,芜湖市开始了一场场为大地增绿的绿色革命。就在长江岸边,千年渔村荻港镇成为芜湖市生态变化最有力的见证者。

过去由于修造船点、船舶码头混乱不堪,岸边种菜、存放物料、垃圾堆放随处可见,长江沿岸成了荻港镇环境整治的“顽疾”。

变化从2018年3月开始,荻港镇开始启动沿江补绿、建新绿工作,至今累计绿化地块25处、548.4亩。此外,对沿江已关停的15处残存建筑进行再清理,对岸坡予以平顺,并铺设草皮4万平方米。

今年3月以来,当地对12公里的长江岸线,进行整治规范,新增植树点60余处,面积650亩,共植树苗3万余株,种草120O余亩,全力打造“成带成网”、应绿尽绿的长江生态防护林绿色长廊。

而这些只是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张东介绍,近年来,芜湖市十里江湾、雕塑公园等绿色地标相继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这座城市的颜值。同时,规划建绿、拆迁植绿、拓宽增绿、拆墙露绿、见缝插绿……通过全方位增绿工程,让市民能够随时“推窗见绿”。

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城市环境焕然一新,百姓的幸福感也大幅提高。“现在跟别人说起芜湖,大家都知道有个十里江湾,身边的网红景点越来越多,每次拍视频发朋友圈,很多人给我点赞。”芜湖市民周洁敏感慨,绿色已成为生活的底色。

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绿色环保的理念早已内化为身边人的一举一动,芜湖人正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正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幅身处都市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24 09:18:41
来源:人民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24 09:21:04
商合杭开通后,芜湖站新增50.5对列车,届时该站日开行列车总量达143.5对,高铁动车占比将达三分之二。我市满图运行列车总量将跃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合肥。届时,芜湖到北京将始发复兴号列车,全程只需4小时26分钟。45分钟,就可以从芜湖到合肥;1小时19分钟,就能从芜湖到杭州;2个半小时左右到武汉;2个半小时到郑州;4个半小时到西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24 09:28:39
2015年,芜湖迎来高铁时代,合福、宁安高铁在这一年相继通车。高铁的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但是,安徽担心合肥的区位优势被抢,故意在高铁建设上长期回避安徽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芜湖市区,导致芜湖市区的高铁路线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忽视,甚至发展速度远不如安徽原来的一些县城发展起来的落后城市,芜湖市区依然缺少北上南下的高铁动车,与省会合肥也没有直达高铁。6月28日,商合杭合湖段将正式通车,这将使芜湖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了。可是这十几年本来属于芜湖的商机和产业发展机遇被周边的小城市抢占许多,导致资源错配,无法发挥芜湖作为安徽经济仅次于合肥的区域中心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24 09:35:25
芜湖高铁建设与芜湖在安徽的经济地位是不匹配的,希望安徽要认识区域发展的大局意识,不要内讧,集中资源发展合肥与芜湖经济才是正道,否则无法根本摆脱安徽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经济落后的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