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287 2
2010-07-23
今天和一个木工师傅整整聊了一天。
早上起来打开房门,看见对面宿舍里有一个木工师傅正在干活——学校的惯例,每年暑假都会粉刷、修补清空的宿舍。我一直想学一些木工活,于是便走进屋去和师傅聊起天来。
起初的话题全是关于木工活的。我问了些诸如二十多岁还能不能学木工,要学几年等问题。但话题很快转到了我更感兴趣的地方:他的收入、他家几亩地、几口人、他的工资按天计还是按量计......
师傅姓李,河北涞水县人,57年生人,和我爸一样的。李师傅是俗称的大工,即泥瓦工、木工、园艺等技术工种。得知李师傅每天的工资是管吃管住110元,我便问他每周工作几天。他说一年几乎都在外面干活。如此,粗算一下,他每年打工的收入应该在3万上下。着实不低。我再问他如果不管吃不管住呢。他说不管吃不管住一天一百五六十;不过这类的大工多来自南方,入安徽、湖北、广东,他们不习惯吃工队伙食。工队伙食是有目共睹的差。
我再问他小工的工资(所谓小工,就是那些和泥、搬砖等非技术工种)。得知小工现在每天能挣七八十。这里,李师傅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北京,河北的小工的工资是要高于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的小工的。为什么?难道是所谓的歧视?后面还会说李师傅真是不得了,此处先小露一下身手:他说,河南、四川、安徽的农民种田收入低。看客,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这就是成本的概念了。
但是此处有问题,如果我是个工头,为什么要多花钱雇河北的工人,直接找河南、四川、安徽的工人。理论上推,河北的工人是不会比其他三省的工人赚的多的。由此便可以推出,招其他三地的工一定会有较高的“交易费用”。果不其然,我追问师傅,这怎么可能?我凭什么多给钱给河北工人,我直接招四川的不就行了?师傅当然懂这个道理,他说“你以为想招就能招到,那边没人给你招。”我一直的意识里,农民工都是先涌出来,然后找活干。现在才知道,原来在老家事先有人联系活儿,然后再整村正村地出。北京招工的情形应该是,找不到足够多两边都信任的中间人去联系三省的民工。还可以推出来,如果有这样的中间人,河北工人是没有机会出来打工的,他们打工的成本是要高于四川、安徽、河南的民工的。
我问师傅,工价何时开始涨,师傅说是08年前后。08年之前,他的工价是五六十;08年至今几乎翻了一倍。为什么工价涨的这么厉害?师傅又展现了一次他的厉害——他说可能是粮食价格涨得厉害。看客,务农收入增加,打工工资是不会不长的。其中缘由应该很清楚吧。
以上是价格理论,再展示一下利息理论。聊天中我得知,李师傅他们老家盖一套三四间的平房要花10万元上下。我就问什么房子这么贵。他说楼房的地基、钢筋混凝土结构。天哪,他们的房子这么奢侈。一叶蔽日、管中窥豹,由此就可以看出李师傅所在的村子的村民的收入(财富)是比较高的。财富不够多,人们是没有能力投资的,人们只能顾得来眼前的消费。而盖这么耐用的房子就是实实在在的投资行为:楼房的地基,这就使得将来可以在平房上续盖楼主;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这样的房子留给下一代不成问题。
以上内容全是经济学相关。接下来谈谈李师傅本人。李师傅家里有5亩地,全都种菜。这两年,平均每亩可以净收4000元上下。李师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高中毕业,没上大学。后来来北京打工,做整体橱柜。打工一年上下,成了车间领班,十足的高工,月入4000元上下。后因对某种胶过敏,辞工回家,开了个书店。大儿子着实有本事,李师傅说,原来的那个老板几次请他儿子回去,后来的领班没一个赶得上他儿子。去年寒假农闲时回去帮了半个月,老板每天好酒好饭招待,半个月给了300块钱。他大儿子确实是手有“金刚钻”。
二儿子天津大学毕业,现在天津工作。说李师傅了不起,聪明,不是叙说。他自己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他爸爸是老师),读了初中就没再读下去。可是他家两个孩子都厉害:大儿子心灵手巧、吃苦耐劳;二儿子名校毕业。他们本家还有厉害人,他大侄子——他大哥家的孩子,现在中科院读博士。要知道,农民家养出来博士或名校大学生是很不容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3 09:54:27
一手资料,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3 10:46:54
希望楼主继续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