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415 3
2010-07-25
我越来越觉得,均衡价格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看似都很有道理,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将价格需求曲线中价格和需求看作为互为决定的变量(不知道我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还请指点)。

我觉得数学在这个逻辑问题上犯了一个错误:当人们说Y由X决定时,数学可以列出一个函数Y=F(X),从这个公式可以求出X的反函数X=F(Y),这在数学上是非常正确的,但逻辑上有时就说不通,因为如果X是主动变量,Y是被动变量,Y由X决定,那么可以写出公式Y=F(X),但函数X=F(Y)的逻辑就不正确了,主动变量怎么能由被动变量决定呢?主动变量X的变化规律正是需要我们寻找的,怎么能用随主动变量X变化而变化的被动变量Y来表示呢?

所以,我觉得,经济学的数学分析中需要引入一个全新的数学表示方法:->,被动变量Y由主动变量X决定,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写成Y->F(X),这个公式无法进行反函数。当然如果X->F(Y)也正确的话,那么Y=F(X)成立。

不知道大家对我的这一看法是否认同,望多多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5 15:23:35
在需求曲线中,是价格的变动影响需求量,这里的价格是商品的价格。
在边际效用理论中,是消费量的变动影响对商品的评价,这里的评价在经济学上我们用金钱单位来表示,但并不是商品的实际价格,而是对于商品的评价。
另外要严格区分的话需求在需求曲线中应称为需求量,在边际效用中应称为消费量。
当然您所说的反函数在数学逻辑上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两个理论中的变量并不完全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5 15:3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5 16:53:30
谢谢爱莫多先生,我还是要沉下来好好看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