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其实就是商品值多少价钱,我们说某某商品价值是多少的时候,其实就是问某某商品值多少价钱。
价格其实就是价钱的标准值或衡量值是多少,价格就是单位商品量货币的多少。
价格就是价值的表现,就是价值的确定。
也就是说在价格没有确定时,价值是不能确定的。
在没有交换前,商品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个价值不确定不知道是多少,交换后,有了价格,价值便确定了。
也就是说:价值=价格
有人认为价值等于供求相等时的价格,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大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这个观点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很多人信以为真,但确实是错误的。
什么是供求相等?在不同的价格有不同的需求量,而这个需求量完全可以有等于需求量的供给量。
例如:鸡蛋,某天供给量是10000斤,以4元/斤全部售出;某天供给量是15000斤,以3.8元/斤价格全部售出;某天供给量是20000斤,以3.5元/斤价格全部售出。这三个价格供求都相等,按道理价值一定是等于价格的,但这样价值却有三个,而不是一个了。
我们把上述例子的供给量都增加1000斤,假设这1000斤鸡蛋在原来的价格均没有售出。这意味着三种情况都是供大于求,那么此时,价格是多少价值又是多少呢?没有价格价值无法显现,售出的鸡蛋价值还是等于价格,没有售出的的鸡蛋价值未确定。
有人说,供求相等对应的是均衡价格,只有在均衡价格供求才相等。这完全是胡扯了,明明三个价格供求都相等了吗,怎么会只有均衡价格处供求才相等?是不是根据供给定理、均衡价格理论得出的?是。这就是了,这些人不知道供给定理、均衡价格理论是错误的。
切记:
价值在确定的时候,总是等于价格,不是只是在供求相等时等于价格。
价值在没有确定的时候,只能按现实价格进行估价。估价只是估价,实际价值还要看成交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