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明显是《租妻》改过来的,但含义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电影审查委员会的那些老爷们就tmd牛啊~电影反映了两个现象,一是当代的年轻人不想早结婚,而老一代则就希望儿女早早结婚,这就诞生了假扮情侣回家过年的现象,快过年的时候这样消息报纸网络上面屡见不鲜;另一个是当代妓女情感生活的问题,她们心底也是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情。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青年郭家驹开公司快倒闭欠人家的钱,被人追债,就想回老家避避,而且正好收到老家的信,老爸病危,而且还希望他找个媳妇回家,一系列的遭遇家驹找到王莉,一同回家并约法N章。开始约定只是两人假扮情侣回家骗骗老人,后来家驹老爸快不行了,依家乡风俗让他们结婚给他老爸冲冲喜,这就变成真要结婚了。结婚之后不知道怎么他老爸老妈知道他们不是真夫妻,老爸也气死了,老妈已经木然了。这时他们两个都对对方产生了些些好感,正要回北京的时候,债主找到老家来了,王莉为了救家驹,为他还债了。但事情并没有依大家想象的方式发展下去,二人最后会结婚。家驹回到北京之后,公司重新上了轨道,家驹还了钱,最后二人再也没有联系。电影也是小制作,演员以前基本上都没有听过,所以导致电影制作水平比较低,比如配音,很生硬,不连贯,极差,配乐也难受,煽情不到位,听觉上不爽;摄影也一般,偶尔用个长镜头,拍拍风景之类的,也是乏善可陈;演员的表演也很不很到位。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编剧,估计也是得益于原著小说的(原著没有看过,偶也无法评论)。编剧最精彩的地方是农村那个疯女人,疯女人一出现就是丰姿卓越,都市淑女的打扮,开始的举止让人联想不到疯,但给大家背上一个包袱,后来在婚礼上面的挥挥手,让人感觉极为诡秘,继续加包袱,最后由家驹的侄女解开了,是个妓女,回来后受到村人的讥讽而且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最后疯了。当王莉要独自离开农村的时候,疯女人一直跟着她,这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也使电影升华到了一个高度。回到电影主题上来,第一个是年轻一代和老一辈思想认识上面的差异,没多少好说的。第二个主题,妓女生存情感问题。中国大陆电影向来没有涉及到这方面,即使有也是略提,千篇一律的。电影海报自称是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角的(貌似《神女》的主角也是妓女来的),路学长拍摄这种题材,而且还能通过审查,也是不简单啊。路学长被称为是第六代中最为妥协的导演,他的电影基本上都可以公映。电影以三个女人表现了成为妓女的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疯女人是妓女过去时的代表,当她们赚够了钱想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日子,可惜被大家唾弃,骂为“破鞋”,家人就让她嫁给一个老光棍,后她跟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走了,回来后就疯了;王莉是妓女的现在时,表明上很风光,美貌漂亮年轻有钱,可以赵老板前李老板后的,可是内心极为脆弱,渴望得到真正的感情,得到别人的尊重。当香草对她表示崇拜的时候,她也是非常兴奋的;香草,一个农村天真无暇的纯真少女,向往大都市的生活,而且还想摆脱在农村十几岁就嫁人的状况,像香草这样没知识没学历没文化的乡下妹子,到了大城市肯定是很难生活下去的,极有可能沦为妓女的下场。但电影要通过审查,思想形态肯定要积极向上,最后以一个王莉大肚子的镜头结束了全片,这也说明她最后还是从良了,进行了新的生活。另外电影有一个地方没有交待明白,家驹的父母怎么知道家驹和王莉不是真夫妻来的,他老爸在他结婚之后病情好转,可后来突然就去世了,家驹在告别他老妈的时候,也说了要家驹找个真的老婆。所以电影中间肯定有情节漏掉了,很有可能是电影审查委员会的爷们的大剪刀所致,实际情况有待考证。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觉得对农村淳朴的民风刻画的很真实(道德观念,还有一些驱鬼的镜头),
我是农村出来的,
有个问题是这种电影在一户人家家里拍的,
按照农村人的道德标准是不会同意对方拍摄的(可能会认为很丢人)。
不知道导演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部电影我个人感觉寓意很深,放映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在城市里的除非遇到大规模的扫黄,要不也很正常.还有就是欠人钱的老板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要钱的就要靠黑社会......
还有就是农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