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教育部和个高校渐渐都在为全日制专业硕士该怎么培养下了一番苦心,但是我要说的是,还远远不够。。。。。。。。。。
学术型研究生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看看那些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有几个在搞学术的。这恐怕跟教育部和各高校的初衷都相悖吧。。。。。而专业型硕士可以说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 的需要产生的,也是各学子(部分真希望搞学术的除外)读研的真正目的。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读专硕呢。。。。
据我从身边的同学中了解知,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1.老师不重视。在高校自身看来,可能觉得很冤枉,但是不可否认,高校的老师不重视,他们自己都是标榜自己是“搞学术”的,不愿意带专硕。。“专硕就像是高考的三本一样,
优秀的学生都考上学术型的了,专硕没什么好的政策,很多学生都是为了能读个研才调剂过来的,而且全日制的专硕我们教授也搞不到什么钱,没意思,谁愿意干”这是我走访南方几 个高校的博导硕导后,他们亲口说的。
2.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的政策误导。。。。。。
其实本来就是把半数的学术型说是名额转为专业型硕士,就好了,二者所有的政策一样,学社么那个还是能接受了。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本来就不打算搞学术研究。而专硕的培养上弱化了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打算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应该高兴才对。而高校对专业硕士的 政策是,全部自筹经费,而且学费比学术型的贵很多,并且什么奖学金、研究生补助什等都没有,与学术型硕士的待遇相差太远。给人的言外之意就是专业硕士太差了,只要交了钱就 能读,就是高考时的三本吗。。。。。。试想这样,优秀的学子谁还会去读专硕啊。。。。。。这恐怕与各高校研讨专业硕士的培养时的初衷正好相反了吧
所以,我的建议是,专硕是可以读的,而且能够而且应该招到比较优秀的学生,只要教育部和高校调整之际的市场信号。比如原本招收50个学术型的,现在就找15个学术型的,实 行硕博连读制。剩下的35个招收专业硕士。二者待遇与以前一样。以前50个中有一等奖学金5个、二等15个、三等25个,自筹5个。那现在和以前一样,15个学术型硕博连 读中有一等5个,二等10个。35个专业硕士中有二等5个、三等25个,自筹5个。。其他待遇一样。我想专业硕士就会有很多人去读了,能够得到很多学子的认可了。二者本来 就不应该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