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35 3
2006-04-29

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手机售价不断下降,价格战也日趋白热化,然而近日,万明坚复出宣称,“国产手机的问题,在于价格战还不够多;在下一波竞争中,洋品牌肯定要被国产手机超越,诺基亚从国产手机学来的人海战术也难以持久”。

价格低曾经是国产重要优势,上个世纪末,手机基本上是洋品牌的天下,国产手机先是买回从国外厂家买回手机贴牌,后来是买机芯做壳子,从无到有,国产手机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国产手机在与国外品牌竞争中节节败退,形势日趋严峻。

中外手机市场格局的变化,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洋品牌的本地化程度提高,当前许多所谓的洋品牌,实际上已经是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销售,除了品牌是“洋”的,其他的都是“土”的。

通常,在成熟的市场中,价格战常常能带来良好的市场效果,问题是价格战并不是市场策略的原因,价格战的前提是成本上必须先取得优势,如果不能保证成本比竞争对手低,价格战是无源之水。

国产手机还能通过进一步降低价格获得优势吗?未必。国外手机厂商的本土化,使得其在人力成本、用户群需求收集、市场开拓方面与国内厂商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靠价格低廉取胜的国产手机优势不再。而且,此前靠低廉价格取得优势的国内厂商,在技术投入上明显不足,在高端手机的竞争上,后劲不足。

从目前看,国产手机与国外手机价格差距最大的是中高端手机,价格差距更多源于取材上的区别,而不是有更低的成本,对于一些希望低价格买到高端手机,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大多数高端手机用户,并不能满意通过牺牲品质换取的低价格。

而在市场份额更大的中低端手机市场,中外品牌的价格差别并不大,降价空间有限。

由此看来,中外手机目前的差别在于技术上,国内手机过于看重人力成本、和一些华而不实的产品概念,虽然近期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却并不能使市场具有长远的驱动力。几年前,国内炒出“钻石”手机概念,最终昙花一现,便是一例。

手机利润从每部一千多元已经跌至几百元甚至几十元,一批手机厂商退出市场,市场正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格局,手机虽然还有较大的降价空间,但已不像当初那样存在巨大的水分,进一步的价格调整,需要先通过技术和管理控制成本。

万明坚想通过价格战重新占据优势,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想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实际上有了支点,不仅是阿基米德,你也可以,问题在“支点”不在“撬”,价格战也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1 18:50:00

不要听 万明坚 胡说八道了,你看看 他把TCL的手机 给搞的, 本来 TCL 的 品牌 名声在中国很好的, 李东生把 TCL 发展成了 抗衡 长虹的 特大 企业, 让他 给 搞 了。

但是 就是万明坚,靠 炒作, 靠 所谓的 “科技美学化”, 用韩国明星,炒作 宝石 概念, 但是 TCL

手机的名声 很糟, 这种 以无形资产 换取 短期 企业利润的做法, 是极其 短视的。

TCL 并购 阿尔卡特的 手机部门, 去年前三 季度, 就 亏损超过 十亿 , 今年第一季度,也亏损 大约8000万 港元。 究竟 为什么???

人家联想 并购 IBM PC 部门,怎么 第一财季 就 实现盈利,

你看看 现在 TCL 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 ,你就知道 为什么。 TCL 的市场份额,不到 2%. 什么概念???

联想 柳传志 说, 中国企业 国际化 的优势时 说, 中国 企业的优势是国内市场很大, 就是失败也能承受。 当然 他无法脱离 联想自己的 局限。 联想的 市场份额 36%以上。

你在看看 中国 那些 手机厂商 的营销费用 与 研发费用 , 就知道。

大家都知道 往 广告上砸钱 , 就是不 舍得 投资 进行研发。 技术的道理 人人都明白,但是没人 做啊?

每个 企业 老板都讲 创新, 但做 是另外一回事了。

TCL 集团 在2005年 是历史上最困难的一次, 如果 它 不把 它盈利的 国际 电工,只能楼宇 等 卖了,财报 那 叫 惨不忍睹啊。

都是手机 惹 的祸, 它的 多媒体 ,也就是 汤姆逊 项目 并不是 很严重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 18:59:00

万明坚 在 TCL 拿了 很多 股份, 以前好像 资产 比 李东生 都要多。

但是 他 到 长虹之后, 人马都是 原 TCL 的人马, 这种 做法 也太 不讲道德了吧。

幸亏有李东生 那样的 胸怀, 否则 象 我 这种小肚 鸡肠 不跟 他拼了。让他给气死。

万明坚 , 我听见他 我就 恨 , 他特别 讲求 营销, 但是 这种做法太危险了。 和 那个无耻的史玉柱

好不了哪儿 去。 没有人懂 阿里巴巴 马云 说的 做一家 102年的公司。

你看看 长虹 多聪明 啊, 他 让 万明坚 去 给他 搞手机, 但他 防备 好了, 他就是不让 他的手机 贴 长虹的 牌子, 想想 你就明白了。

长虹 的知名度 那么高, 为什么 还要 另立 新 品牌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 23:05:00

yunxilee 知道不少内幕啊.

感觉价格战有点损人不利己的意思, "用自己的血淹死竞争对手".

当乙方拥有成本优势时,当市场上的商品大同小异时....价格战却有效果.但像楼主说的,国产的成本优势以不服存在为什么那个叫万什么什么的还叫喊者打价格战那.

价格战只是争夺市场占有率的手段把了,质量,科技含量才是长期发展的钥匙. 最浅显的道理怎么都忽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