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契约理论和企业理论的的经济学家, 都喜欢引用通用汽车公司收购费雪车身公司的案例,来说明市场合约失灵可能导致此类难以操作的合约被纵向一体化所取代的现象。 费雪兼并案由Kl ei n、 Crawford和Al chi an(1978)首先引入经济学文献, 用以说明控制性合约。 Wi l l i amson(1985) 在其交易费用经济学著作中, 也讨论了这一案例, 用以说明资产的专用性和公司治理结构对私人合约的替代。 Hart(1995) 则引用费雪公司的故事, 来论述企业的产权理论和企业合并物质资产所有权的好处。
• 通用汽车公司(GM) 收购费雪车身公司(Fi sher Body) 的案例。 这个案例最早出现在Kl ei n等人1978年发表在《法律经济学杂志》 上的一篇论文。 寓言的大意是,由于通用和费雪之间的合同是不完备的, 因此双方都担心一旦作出了沉淀投资, 就被锁定在交易关系中, 对方会通过提价或压价来敲自己的竹杠。 由于这一寓言形象地表达了“契约不完备会导致敲竹杠行为”这一经典命题, 因此它成为1975-2000年间被引用率最高的20篇论文之一!
• 克莱茵指出(1978, 1988, 1990), 自从1919年费雪车体不得不为通用汽车所需的封闭车体投入大笔的专用性投资以生产封闭车体所必需的专用性压铸机械后,一个严重的敲竹杠的可能性就发生了。 在费雪公司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以后, 通用汽车就可能要挟而减少对费雪车体生产的车体的需求, 逼迫费雪车体价格大幅度降价 如果费雪不从就威胁解除合契约。为了阻止通用汽车从费雪车体那里侵占专用性准租, 在合约条款中使用了一个特别条款, 这个条款就是要求通用汽车至少在10年的时间里尽其可能从费雪公司购买它的金属车体。这一合约条款, 通过限制通用汽车要挟费雪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 鼓励了费雪公司所作的专用性投资。
• 过去,一台电脑由一个企业完整地生产出来;今天, 任何一个电脑企业只能生产一部分, 多家企业合作才能生产出完整的电脑。 由于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技术和模块化技术的进步, 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被分解, 设计、开发、 营销、 服务等生产过程被分到不同的企业。 从而出现了企业之间的生产工序之间的分工, 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威廉姆森把这种现象称作新的混合组织形式,它不同于垂直一体化企业。 关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他认为 在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中 如果购买方要分享供应出现的原因, 他认为, 在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中, 如果购买方要分享供应方的创新收益,就试图收购供应方企业, 实现垂直一体化; 而供应方企业担心购买方的收购行为损害自己的利益, 于是失去了创新的积极性。 如果双方交易的内容包括资产专用性, 供应方就更不愿意被购买方吞并,因此保持了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