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什么要变革?哈默博士说“变化(Change)、竞争(Competitor)、客户(Custormer)”(简称3C)是决定公司变革的原因。在中国公司的现实世界里,到底我们在经历哪些变化、竞争在什么层次上竞争、客户到底有哪些新动向是企业致命的原因。在当下和未来3-5年内,中国本土创业与成长型公司将因内外环境变化从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变革,而不是忙乱的变革(为了变而变),更不是单一要素的变革。
1、客户驱动的组织变革的地震模式:消费和资产两个市场——消费者从生存型进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时代和工业客户从购买型进入合作型购买模式等因素——剧变导致中国公司的销售与服务、采购与供应链、研究与新产品开发、财务与投资管理等经营体系从全局到局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是公司存在和管理的地基。我们把他叫地震模式。
- 客制化:客户越来越不需要标准化服务,而需要为个人个性需求而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的研发环节不在脱离日常经营竞争,被拖下日常营销、销售、服务、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同时,企业供应链体系也更加柔性化,交付也从产品到服务甚至到技能。
- 品牌化:客户不仅仅因为功能、价格而选择,而是因为信任而购买。公司的营销和运营体系如何获得客户的信赖成为最大挑战,“转移全球成熟品牌稳定住全球市场地位、激活老祖宗流向的品牌资源培养经典品牌、开发全新品牌适应新文化观念”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化战略三管齐下的模式。
- 服务化:客户需要的不是硬件的产品,而是服务和知识等非物质因素。产品经营时代从“为自己发展负责”转变为“为客户生存和发展负责”。
- 全球化:客户选择范围是从全球范围做出的。中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找到自身的空间和独特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战略选择非常关键的因素。
2、技术驱动的组织变革的生态模式:技术应用两个领域——产品要么集成新技术要么被新技术所支持的产品所淘汰,生产服务领域的绿色技术、装备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等等将为中国企业设立全新门槛——将高密度替代与集成,使中国企业从手工转变为智能功夫。将重新第一基础设施。
- 技术成为战略决策中核心内容,而不再仅仅是市场和产品就能决定销售收入,没有技术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成本和利润。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将导致灭顶之灾。比如3G、生物、能源、环保等。
- 技术成为结构与流程基础部分,而仅仅是靠人工模式就能决定于运行机制,没有技术就没有规模经营的效率和质量,没有IT等技术支撑的管理体系是不存在的。比如IT/IS系统。
- 技术成为作业单元的最基本平台和工具。比如机床。
- 技术素养将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知识、态度和理念。
3、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的战略模式:升级、转型、危机、竞争、变化等因素依然存在,企业管理团队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转变为内部行动措施,而不是等待和抱怨。这仍然是主流操作领域。基本趋势使公司更加动态和富有集成性。
- 企业家生生不熄的追求,仍然企业变革不竭的动力。
- 企业QCDEF的竞争压力,仍然是企业运营变革的压力;
- 基于市场的资金、原材料等资源要素选择,仍然是企业生存和运营的阻力;
- 全新结构的资源集中于企业内,全新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仍然是企业正常运行激发活力的支力。
4、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的社会模式:全新社会力量、全新生活观念和工作技能、全新的经营环境,导致中国企业重新理解管理、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组织行为和文化等等。基本趋势使公司更加开放透明规范。
- 跨世纪的员工主体导致管理变革;
- 全新社会价值观导致管理变革;
- 职业经理制度导致管理变革;
- 客户结构变化导致的管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