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391 11
2010-07-31
     复旦的陈果,说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才会是圆满的,圆融的。我就是她口中的那些被自己内心的焦躁折磨的翻来覆去的人之一。以前一直有种想法,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如若不然就好像自己没有价值。


     但是谁活着是真的有价值呢?“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无奈的是我到今天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在讲什么。我们每个人,真的都不重要,我们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这历史上所有人都做过的事,无非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所乐意或不乐意而为的事。马克思主义说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可是这历史谁又能说不是个循环?不过是改朝换代,兵荒马乱而已。这个世界要去往何处,不是谁说了算的。当然,若有上帝,上帝该知道。
     可是谁又能证明这个在我们看来偌大的世界不是上帝的玩具呢?也许不过是一列铺好轨道的火车,上帝是另一个世界的一个玩耍的小孩子,而已。他拨弄拨弄,我们就要改变方向。“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说不清吧。
     所有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我们的存在本来就是偶然,那是几亿个精子之一和卵子相遇才产生了我们,我们也可能成为另外几亿个精子和卵子结合后的任何一个人。这么偶然的存在,如果硬要给它一个意义,那又会是什么?难道上帝也给了另外的我们没有出生的兄弟姐妹的生命以不同或同样的意义吗?
以前我以为,这个世界的井然有序是因为上帝给了人类聪明的大脑,足够胜任这繁杂的工作。现在我以为,这聪明的大脑无止境的求知欲才是人类世界得以不断延续的根本,即使这个世界可能根本就是虚幻的。谁又真的能分辨我们所见所想所闻,不是几个电极连在一个不知道存放在哪个实验室的我们的大脑上所激发的幻象呢?“缸中之脑”引发了对于我们的最基本的感觉的怀疑。
     是啊,这个世界有什么是真的一成不变、永远正确的?答案是没有。就连我们以为最精确的数学,都是建立在几条无法证明的“公理”之上的。如果时空坍塌,那么这几条公理就变成了谬误,而数学这个大厦也就轰然倒塌。这是多么悲哀的事。不是因为数学倒塌而悲哀,而是因为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绝对正确的东西。最最物质的物理学,自从发展了量子力学,也变得不再支持上帝的观点。量子力学说,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在两个地方出现。既是如此,那么我就没有理由相信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唯一的你,真正的你。多么可怕啊,我们自己都没办法确定我们是不是真的就是自己了。


     既是这样,那么我们如此执念于这个世间的事又如何?换句话说,我们连自己是不是真的活在这个世上都不知道,也许自己就是躺在某个实验室接受大脑试验的植物人。呵呵,想到这儿,一身冷汗。
     但是,当这独特的世界观开始形成以后,谁还会因为今天谁谁谁说了什么话儿不高兴呢?谁还会因为今天没有人陪而郁郁寡欢呢?一些人格的独立在我看来,竟也与这独特的世界观发生的联系。正因为明白了这一切的无意义,所以如何更好的慰藉我们的灵魂成了一个重要课题。这短暂又漫长,又无意义的一生,要怎么才会过得好一点?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们还会浪费时间在更没有意义的感官享受上吗?这种“享受”不过是饮鸩止渴,当我们远离了这样的享受,只会感觉到更深的孤独。而求助于人群的喧闹,只是锻炼了嘴皮子工夫,劝酒或推托,对于心灵的成长却无半点用处。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外在物质的成功确实是可以让人变的沉静,那是因为不用为生计发愁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窥探自己的内心,来探究自己究竟是谁要什么不要什么。很难想象一个温饱都成问题的人会成为大思想家,或者退一万步说,能活的很潇洒。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而物质之所以会起这种作用,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跳出我们的固有的被强行灌输的世界观来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被教育了这么多年首先学会的是物质的成功才是成功。所以大多数人在追求物质到达一定阶段以前可能并不能发现他自己其实是空虚的。在过了那个阶段之后,当实现了所谓的人生理想之后,可能才会真的发现自己的不快乐。而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快乐这两个字的含义。
     快乐,是一种灵魂的战栗。是一种在自处时感觉圆满的满足感,是自成一个世界的骄傲,是给予帮助时的喜悦,是自己清醒的和自己对话的愉悦。


     那么回到开头,内心的焦躁从何而来?我本来以为是来自我们以为的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期许,我们以为我们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才能对得起谁谁谁,我们以为我们在和谁谁谁竞争把自己逼的死死的。然而究其根源,内心的焦躁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不知道我们来此为何,不知道这世界其实没有要求我们怎么怎么样,不知道这已发生的、正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其实都是虚无,都是无意义的。我们想要做的也很难说不是谁在我们脑子里上了一根发条,打上几个电极,刺激了脑部的哪个地方而让我们误以为的。所以不用那么执着。就像庄周梦蝶,小时候一直不明白这个故事什么意思,而现在我明白,这和“缸中之脑”其实是一个意思,既然无法判断我所“感知”的这一切是否真实,我又何必要执着于一场梦呢?电影《天龙特工队》的结局也是在说同一个命题,还有《the thirteenth floor》。






非专业人士的闲暇之想,欢迎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0 10:04:03
楼主见解独到、深刻,但不必担心,因为生命本身没什么意义,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但要给自己规定个意义,活出自己的滋味来,无我即有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1 11:54:54
疯狂是一个人的孤独,什么才是存在,自己脑子记得的才就是真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8 22:25:58
脑子记得的也未必是真啊

再说 真假又怎么分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8 22:46:28
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符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9 00:02:09
也许有类似的体验,一次次说服自己遵循一个原则,不过回过头来发现着原则的基础本不知道该如何认定,不过总是还活着,那就假设是这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