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立秋,今天是三伏。今天网友丝带说,立秋要吃瓜,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这应该是北京地区的习惯吧。而三伏吃东西很多地方也有不同的习俗 , 有的地方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而我们湖南地区,过伏天是吃伏鸡和伏狗。
一到起伏的日子,街上卖叫鸡的价格比平时翻倍。饭店里都是大块招牌吃伏鸡。习俗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冬病夏治,可能也是治疗什么冬天的毛病的。总之,我们这可是家家户户,不吃叫鸡不过伏。尤其如果家里有10多岁的男孩子的家庭就更有不少讲究了,一般男孩子到了十三十四岁开始发育了,家里都会做叫鸡给孩子吃,还加一些药物,什么路边荆、紫苏还有一些其他我说不出名字的东西煮给孩子吃,听说可以长高,应该还可以帮助发育成熟吧。
至于伏狗,吃的人相对少一些,因为狗肉大补,很多人怕虚不受补,但还是很流行的。说起这个有一段公案。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一次伏天吃狗肉,吃完我就生病了,肚子里咕嘟咕嘟的叫,反胃又呕不出来。我小姑说,“别人都说三伏天吃狗肉,腊月天见功夫”,你才吃完怎么就见了功夫了?我不知道,“三伏天吃狗肉,腊月天见功夫“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就问奶奶,奶奶说这是说三伏天吃了狗肉,冬天就不怕冷的意思。但我妈妈的说法却不同,他说,这句话是有一个人太好吃了,三伏天想吃狗肉,没钱,把棉衣当了买狗肉吃,到了冬天,没棉衣穿,当然就见功夫了。总之,后来到了三伏天,我就成了这段公案的主角,受到家人的调侃。
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各地一定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吧。来此一游的网友们,你们不妨把你们三伏天的习俗留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辑录下我们大中华各地三伏的习俗以及趣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