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月初看到学校网站的招聘启示,就随便投了简历,感觉不错。
9月末,确切是27日接到笔试通知。一共十人(9海1山,都是研究生)
笔试共三部分:第一、行政能力测试。跟人感觉这部分认真的找本考公务员的书看会收益很大,何况考公务员也要看。
第二、性格能力测试。这部分没什么好讲的,关键是要通过答题显示自己两个优点:踏实认真、团队精神。最好不要故意表现自己的“领导能力”。
第三、专业能力测试。一共四道大题。第一道—“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并对下半年的走势做预测”,难度研究生水平;第二道是一个给了数据表的财务管理题,难度本科水平。第三道—一道法律题。集中于“物权法”,可惜这道题我不会,而且我专业也不是法律,因此并不能估计难度。第四道—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做一简要预测分析。难度研究生水平。这道题我答的比较好,在网上看到了地产金融部总裁杨毓的讲话,把他的分析照搬了过来。
综上所述,我认为进银行不论是什么银行,哪个部门都有三个东西必须学好:第一、宏观经济学(最好是中级水平);第二、金融学和财务管理学基础;第三、英语能力。虽然不同的部门会靠出点特色的东西,但是那毕竟不是主流,我们也无从复习那么多的东西,所以还是抓这三个最主要的东西。
(2)
国庆回到家的下午(9.29)收到民生电话,进入了面试,10.10进行。
9号过完节回到青岛,累的要死还特意买了“行套”准备面试。
班里连我在内三名同学都过了笔试,我们开始以为既然大家都进了那么不会刷人了,结果10号去了才知道还是刷了3个,比例也不小了,将近1/3。
我是第二组搭档是一个同院师妹,提前毕业。
进去后,对面五人,中间老总多次提问,其他人为“副提问”。
一共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1、自我介绍——对准招聘简章上的岗位要求说自己的社团工作、实习经验就是了,很简单
2、问我:“对民生银行的股份制管理制度怎么看?怎么理解股份制银行?”——我还真没研究过这个,但是想想民生之所以重视业绩就说明注重效益应该是民生股份制的最大特点,也是区别于低效率的国企的主要原因。于是就在这方面进行了阐述。
3、问我:“你的专业是什么方向?”——区域开发与规划。
4、追问我:“凭借你的专业知识对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怎么看?”——我坦白的说不了解青岛,但是了解西部。我知道西部人很多有钱人来了青岛,他们是将来潜在的需求等等。又说青岛再区域经济学上看来是产业聚集地等会形成潜力巨大的房地产需求市场。
5、追问我:“如果进了民生,你希望什么职位来为银行服务?”——我服从公司安排。踏实工作在工作中考虑未来。如果现在一定要一个答案,那么是行业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这个可以为银行创造更大的价值。
6、问我:“经历过的一次挫折是什么?”——这个就要随机应变了。
7、问我:“来银行工作主要考虑是什么?”——我说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和专业选择有发展空间,自己有兴趣的行业。
8、追问我:“来银行没考虑待遇问题?现实点。”——我说现实点也没有考虑。我要踏实做事,待遇是公司考虑的事情。
完事就出来了,当然礼貌的再见总是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