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393 17
2010-08-10
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消费者购买消费商品的过程,与生产体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过程是统一的,都是生产体内部配置生产要素进行社会化再生产的过程,区别是前者生产的是劳动力商品,后者生产的是物质产品。所以我这里试图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说明主观感受的效用,其背后所反映的客观本质,到底为何物。在这个说明过程中,我引入了现代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

       在劳动价值理论中,当界定条件为成本一定、只有2个生产要素的量发生变化时,如果分配原则是剩余价值按照价值所有者投入的价值比例来分配是正确的话,那么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变化量之比就应该等于它们的价格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边际利润率比=价格比。而在现代经济学中,边际效用比=价格比这个公式用另一种方式可以推导出来。

       于是,我不得不怀疑,所谓的效用这一主观感受的概念,是否就是人们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利润率的主观反映?

       何谓效用,效用是量化的或者序数化的人对物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来源于哪里?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在现代经济学中都没有给出解释。但是如果我们把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统一起来看,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最大的满足”是用最少的价值创造出最多的价值,这种所谓的满足感是客观的、可衡量的,我相信生产劳动力(也就是消费)的过程中最大的满足同样应该是用最少的价值创造出最多的价值,这种满足感是前者的所谓“满足感”的主观反映。

       whm303版主的一个帖子《效用论的客观基础及其衰亡趋势》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77634&page=1中说效用概念的客观性,我挺认同,但不解的是,由于主观感受是客观本质的反映,主观感受表现出的客观性是客观本质的必然体现,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研究那个客观本质,干吗要绕这个圈?而且更糟糕的是,因为引入了效用这一主观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流传着边际效用比决定价格比等似是而非的结论。如果用利润率代替效用的观点,就能够发现边际利润率比根本就是价格比,完全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0 17:4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0 17:59:48
jackloo 发表于 2010-8-10 17:44
在现代经济学中流传着边际效用比决定价格比等似是而非的结论。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学过戈森法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0 21:31:08
如有不同看法还请多提意见,不过这里是马经板块,下面地址是我在微经的帖子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74078-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0 23:07:17
在出差,返回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7 07:55:25
1# jackloo
我觉得楼主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论都存在误解。

1、从劳动价值理论中推导出的边际利润率比=价格比。我不认为劳动价值论会使用边际分析方法,不知楼主如何从劳动价值论中推导出“边际利润率比=价格比”。

2、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消费者购买消费商品的过程,与生产体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过程是统一的,都是生产体内部配置生产要素进行社会化再生产的过程,区别是前者生产的是劳动力商品,后者生产的是物质产品。楼主似乎认为可以将消费视为“劳动力的生产”,从而可以将消费(劳动力的生产)和物质产品的生产使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分析。我认为消费包含劳动力的生产(也即某些消费可以视为劳动力的生产),但从整体上来看,消费不能视为劳动力的生产(消费是目的,生产是手段)。此外,我认为劳动力的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是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方法进行分析的。

3、如果分配原则是剩余价值按照价值所有者投入的价值比例来分配是正确的话……。如果这里的“价值所有者”仅指资本家,这里的“价值”仅指资本品(不包括劳动力),那么这种观点叫“按资分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按资分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必然的分配方式。如果这里的“价值所有者”还包括劳动者,这里的“价值”还包括劳动力,那么这种观点叫“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是一种“辩护论”。

4、关于“边际效用比=价格比”。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等式,我估计持效用论观点的人也不一定认同这个公式。楼主能否提供出处?

5、关于效用的衡量标准。效用论由基数效用论发展到序数效用论就是因为无法解决效用的计量问题。所以,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效用没有衡量标准,也无法量化。

6、关于效用的本质。我认为效用的本质就是“主观感受”(与其定义相一致),同时认为“主观感受”不能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也是我不认同效用论的一个原因)。

7、如果用利润率代替效用的观点,……。为什么可以用“利润率”代替“效用”呢?我觉得,即使承认“效用”是“利润率”的主观反映,也不能将二者相互代替。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效用”是现象,“利润率”是本质,现象和本质当然不能无条件相互替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