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华人学者对学术的贡献不大?好象缺少点做人的基本要求,缺少基本的人文素质。没有经历过启蒙运动的民族,没有基本的人文关怀,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就像一个孩子,没有社会的磨练,仅仅听听老人们讲故事,不可能真正学会做人的?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仅仅是贩卖一些人家的教条而已,拿到芝加哥的博士学位,不等于学到自由主义的精髓。经济学家首先是正直的学者,现在在中国还没有。有了牛顿,有了休谟、有了洛克,才有斯密;有了康德、黑格尔,才有马克思,每一个民族的兴起都是一个群体现象,这一没有办法的事。没有就是没有,有的话就是很多人一起出来,中国没有到达这个阶段。
现在有些名气的中国经济学家,本质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连个真正的学者精神都没有,充其量就是个教授。不要指望他们了,真正的未来也许在下一代,也许在下下一代,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中国自春秋战国后,没有出过真正的思想家,未来两千年仍然不见改观也不是不可能。
倘若年轻一代努力的话,不要跟美国学,真正的思想在欧洲,好象美国对人类思想贡献,就是个宪法吧,基本的东西也是从欧洲贩来的,只是欧洲的历史包袱重,没有办法将这些思想实施而已。经济学家名声倒了,经济学家的钱袋子鼓了,这是社会的必然。
从来没有经济学家能够开辟新思潮的,马克思也不过是赶上了共产主义的思潮罢了。所以首先需要正直的人,正直的学者,其次才是政治的经济学家。一个社会,如果不能让那些明显违反人类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思想难见天日,正义和良知就不可能得到伸张。德国有言论自由,但是鼓吹纳村主义,人人得而诛之。
现在明显反人类的经济学主张,居然能在中国招摇过市,得不到惩罚。也不能怪某个经济学家渐行渐远。每个人都有权选择沉默,但是说句不能得到惩罚的错话能赚钱,谁不这样就使傻冒了。
请大家批评,我无意伤害任何人,大家都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