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37 2
2010-08-15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开笔就扯到了林姑娘葬花。林有着世外仙姝的神仙品性,今天我惊动这位多愁多病身的mm,其实是想讨论一件大事。我最近在读罗蒂的一本《真理与进步》的书,对于我这个哲学的门外汉而言,这本身是件极其困难的事,但想到即便拾不到珍珠贝壳,嗅点从太平洋西海岸刮来的海风也是好的,我还是甘愿对自己的脑细胞下点狠心。
    罗蒂在书中谈到“这个论证并不说:因为似乎不存在上帝,所以可能无需支持牧师。相反,它说因为显然无需支持牧师,所以可能不存在上帝。”我自感这是实用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一个很不错的诠释。在谈到关于道德进步的问题时,他说“人是否具有《赫尔辛基宣言》所陈述的权利”,这个形而上学式的问题并不值得提出的。在罗蒂眼里人权只是一种社会建构,人们应该放弃人权的基础主义,而依靠情感教育使人在更大范围内彼此的互相感觉,从而才能避免十字军东征战士在人和异教徒间所做的区分。可惜今天God bless Ameria的美国人民依旧始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CNN主播用“goons and thugs”来描述中国人时,羞辱的只能是他自己。
    当罗蒂的问题继续延伸到了无羽毛的双足动物和其他动物之间时,我想到了两件事,一件是一只叫卡列宁的狗,一件是我们林mm囊中的花瓣。林mm我不敢造次,还是从那只叫卡列宁的狗说起。刘小枫说叙事伦理学不探究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而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提出生命感觉的问题。在这点上他是和罗蒂是不谋而合的,都是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类式微。小说是叙事伦理学的载体,昆德拉笔下的那只叫卡列宁的狗有着怎样的微言大义?昆德拉说,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卡列宁眩晕在生命的圆舞曲中,而人类却只能在对生命直线的感知中哀伤。特雷莎和卡列宁的感情是无私的、自愿的、恒久的。只有卡列宁才能给予特雷莎以牧歌般的幸福,以至于特雷莎不爱人类。特雷莎是危险的,当尼采为笛卡尔向一只马哭泣道歉时,我们的这位哲学家离疯掉也就已经不远了。当我听到28只黑熊被活体取胆的故事时,听到养鸡场里那些密集型笼养的machine chicken时,我也会有一阵眩晕,难道真如尼采所说,我们是自然界唯一卑鄙和品种危险的动物?
    古老的东方智慧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是孔夫子的仁爱。于是几千年来,我们这片看似温情脉脉的乡土,却对异己残忍至极:那些脸上贴着湿透了的黄表纸,端坐着活活憋死的妻妾,在王小波笔下是调侃的话语。西方的《创世纪》里有则关于巴别塔的故事,悲怆的是人间的撒旦,但《旧约》只是基督徒自己书写的传记,异教徒并不具备人的品性,钉在十字架上活活烧死也死不足惜。现代的文明让我们懂得最伟大的力量缘于理解和宽容,在欧洲一些地区对屠宰场的动物开展“人道主义”,虽然听着别扭,但也是不小的进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两千年前的庄子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想这是罗蒂要消解的真理,但当人类对他们所生存的星球能更为敏感时,人类进步是不容我们怀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5 08:25:11
挺深奥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1:23:34
看的不是很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