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东兴证券计算机行业研究员王玉泉涉嫌照搬其他券商分析师已经发布研究报告的重要观点,甚至全文抄袭、全文复制。据介绍,王玉泉是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博士,2008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担任计算机行业研究员。
“抄袭”情况不止一例
该报记者收到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发来的两份研究报告,都是对A股上市公司青岛软控(现更名为软控股份)的深度研究报告。一份是由日信证券IT行业研究员张广荣撰写的《青岛软控:研发实力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另一份则是东兴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王玉泉的《青岛软控深度报告之二:换个角度看软控之行业属性问题》。两份报告发布时间相隔半年,前者发布于2009年4月6日,后者则发表于2009年10月23日。尽管发布时间落后于对方半年,但王玉泉撰写的这份报告中“相当多内容居然与张广荣之前发布的研报重合”,除了信息重复外,两位分析师所得出的结论也几乎一字不差。
记者随后致电日信证券分析师张广荣,张广荣在看完记者发去的两份报告后显得相当惊讶,他表示,青岛软控这份报告,是他在去年赴上市公司调研回来后写的。报告中不少观点,是他经过本次调研、同青岛软控高管交流后对公司形成的新认识,当时那份报告是第一次发布。
记者随后检索了由王玉泉撰写的其他研究报告,发现抄袭情况不止一例。
东兴证券在今年4月2日发布了对A股上市公司北斗星通的调研快报,署名依旧是计算机行业分析师王玉泉。然而这份研报的正文内容,与天相投顾分析师郑常斌所撰写的《北斗星通:北斗系统建设全面展开,迎来发展良机》一字不差!而郑常斌的发布时间是今年3月10日,较东兴这份研报早了约20天。
记者就此联系了北斗星通,该公司董秘段昭宇回忆称,上述两位研究员并不是一起来的,其中,天相投顾研究员郑常斌到公司去过两次;而东兴证券分析师王玉泉是在郑常斌之后,和多家机构一起来公司联合调研的。针对此事,郑常斌称不便发表意见,只是开玩笑地说:“这说明我报告写得还行,人家认可我的观点。”
当事人或因此事被开除
这则消息发布不久,昨日下午,“抄袭门”事件主角王玉泉于网上回应并否认抄袭,称这是行业公开数据,并表示可能因为此事被东兴证券开除或劝退。
针对媒体曝光的他在青岛软控的深度研究报告中与日信证券IT行业研究员张广荣的报告有两段一字不差的问题,王玉泉表示,自己发布的研究报告属于深度报告,总字数接近4万字,上述2段内容属于行业公开数据和财务资料,确实是自己摘抄张广荣的。
对于被指责全文复制北斗星通研报的问题,王玉泉首先否认了署名为他本人的《北斗星通调研快报》是研究报告,他有点激动地表示:“这怎么能算一篇研究报告呢?没有财务数据,没有估值,这只是一份会议记录。”他随后称,那篇署名他自己的《北斗星通调研快报》是其中一位私募基金研究员发给他的,王玉泉说:“当时我觉得这篇很不错,由于时间很紧,资料也很多,我不可能去逐一核对的。”
而事实上在网上公开的途径可以查到在今年3月30日至4月2日期间,王玉泉接连发布了6份公司调研快报,涉及6家北京地区的上市公司,其中一份关于同方股份的调研快报中,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穿越”事件。上述调研快报发布时间是2010年3月31日,而在报告原文中出现了“4月2日,我们前往京东方的亦庄生产基地进行调研,与公司总裁陈炎顺、董秘冯莉琼和证券事务代表刘洪峰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公司的实际生产线”的字眼。
针对上述情况,王玉泉表示,公司对于此事很恼火,已经惊动了母公司董事长过问此事,自己可能会被东兴证券开除或劝退。“我只希望媒体不要再报道此事了,这样至少以后我还可以在这个行业混下去。”王玉泉有点悲凉地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资深研究员认为:“这种事情(研报抄袭)以前应该很少发生,(券商)作为卖方机构,不可能去抄袭竞争对手的报告,这是没法想象的事情,等于砸自己的饭碗。”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