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相对于“衣”和“食”而言,“住”是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的。不同于原始时期的居无定所,从封建社会开始人们就一直追求安居乐业。统治者也对此较为注重,因为这和民生息息相关。当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安居了,更多的会去追求住的质量。既如此,不难想像,房价就会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一方面,购房者希望能提高自身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他又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房价。这两者显然是矛盾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房价形势。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使得房价向着更高级别的方向发展。从数据来看,2008年七十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较2007年上涨6.5%。虽然全年涨幅回落了1.1个百分点,但房价总体上升的趋势并未改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到2009年增速加快,8月份,中国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价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9%.这是自年初以来房价环比连续第六个月上涨。那么为什么近些年我国的房价会这样持续的上涨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房价上涨和地价的上涨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相关土地会因“级差地租”变化的影响而造成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这尚属正常。但是为了增加土地出让的透明度,“招拍挂”制度的实施却大大抬高了地价。由此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控制出让价的高限。其次,住宅的建造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里所说的成本不仅包括建材价格上涨以及拆迁成本提高所带来的费用,还包括新建住宅品质提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另外,房地产的供给结构也很不合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开发中,高档房屋比重过高,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量则不足。这就导致了高档住房供过于求而普通商品房供不应求,于是出现了大量房屋闲置但经济适用房价格却因市场炒作和违规的销售操作而居高不下的局面。另一方面,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还存在大量的投资需求。房地产业的高价格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些巨额的利润刺激开发商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进一步抬高价格。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投资又可能转化为投机。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房价飞涨与投机性炒作的存在密切相关。
以上是从经济方面进行分析的。而事实上,真正决定房价的不是开发商的供给和消费者的需求,而是社会普遍的经济预期。以香港为例,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六年,香港的房价跌去了65%。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房子、人口还是收入水平变化都不大,仅仅是人们的社会经济预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其对房价的巨大影响。另外,传统的消费文化也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中国人难以接受成为无家之人因此购房队伍是排不到尽头的。即便房价越来越高,购房者的热情依旧不减。而对于经济实用的廉租房,一些固守着中国传统观念的人却认为那是寄人篱下,宁可放弃一切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也要购到“自己”的房。看来,一些民众的观念确实需要有所改变了。
诚然,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房价高当然不是好事情,并且这有悖于经济学原理。因为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决定的。房子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当然是一种商品。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房价也该由房子本身的价值来决定。但当前我国的房价早已远远超过其自身的价值,用经济学的名词来形容就是存在泡沫。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高房价可未必是件坏事。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很长,共涉及五十多个行业,目前吸纳了约七千多万农民工就业,同时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试想如果房价较快跌落,那么开发商的利益会受损。房地产商不干了,政府如何卖地?税收又从何而来?这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政府而言,既要保证财政收入和GDP的稳定增长,又要切身考虑老百姓的购房难处。这就要求政府在房价调控方面有所作为。我们知道,要想降低房价,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供给的办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抑制需求。所以政府实行廉租房制度并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但尽管如此,供给的增加率依旧小于需求的增加率。当然,政府还有很多手段可以采取。例如,土地供给的调控、贷款政策、税收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另外,还有不少专家提出在中国实行物业税。理由是现行的中国房产制度中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税很重,持有环节的税很轻。这样造成了一个人购多套房的情况,投资让房价暴涨。而物业税是对不动产财产所有者的一种征税。加大持有环节的税收可以使拥有多套房的投资者减少,既而房价就会跌落。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要知道,由于历史以及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土地制度一直存在差别而财产权利的平等问题也并未解决。这就给物业税在中国的实行带来困难。中国房价问题的复杂性深至若斯。
中国房价的未来走势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存在多方的观点。对于近两年房价的涨势,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房价的大体趋势不会改变,但随着政府出台的调控措施其涨势会略有趋缓。尽管是这样,但在我个人看来,这种趋缓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国家在住房的供给方面也会是有限的。而需求从长期来看还会不断增加,因此房价要真正回落是相当困难的。可是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出现泡沫。而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泡沫是必然会破裂的。其破裂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去年破产的迪拜楼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破产的诱因正是房地产泡沫。这无疑给中国的楼市敲响了警钟。
大量的经济刺激计划使我们顺利地度过了危机四伏的2009,但这也为可能即将到来的困难埋下了伏笔。房价在政府大量投资的刺激下继续高歌前进。那么这样的情况还会持续多久呢?这真的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泡沫最终是会破裂的,并且这一刻来的越晚,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