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胡适之也分析过《西游记》?要不然他怎么会说:在中国,有头脑的人往往没有权力,有权力的的人往往没有头脑。《西游记》向我们孩子们展示了一个智慧、权力、群众三相分离的社会结构,样子美好。这样的社会一旦运行起来,就必定生出暴力革命来,如你所见,结构决定结果。
师傅从来不夸奖弟子,也极少作引导,不注重沟通,当弟子超出控制的时候,要么就是暴力协迫,要么就是情感抛弃,是极不人道,这样环境下的孩子们会快乐么,甚至可以让他们以后会幸福么,看来家长也不宜倍孩子看。这也就不难理解,悟空并不尊重对手了,另外,想想你与孩子相处的日子,有过类似经历么?我们对孩子的第一评价是:听不听话,这表示什么呢,我们把孩子一步步培养成我们的附庸,我们正在与孩子建立一种上下依从关系。当孩子强大过我们的时候,这种命令式的依从关系就失去了根基,然后斗争就开始了,而这种争斗在开始就埋下了种子,难道不是么?不要让孩子怕你,而要让孩子觉得你爱他,进而他也爱你,建立相互认同相互喜欢的关系,当孩子强大过我们时候,这种爱与认同依然延续,哪来的斗争呢。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都一味讲求后来者(学生)要先适应这个社会,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整个体系都压制人性。每一个新生命的出生就是一个新世界的诞生,而我们通常以我们的臆想在这个新世界里任意建设。
少儿不宜?几粒扣子?2009年全国两代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在文艺组讨论组问:“扣子解到第几粒算色情?”引吴祚来的说法,色情问题首先是个文化问题,其次是个学术问题,然后才是社会与法律问题。以本人看来,情不离色,色不离情,有情有色,悦己娱人,有何不好??凡夫俗子,无不从色出生,才子佳人,莫不为情入死。即便学不了老法梅里美,也无须眷恋夫子思无邪。只怕真色情太少!小心某国假色情片,大行华夏青少年间。
看《西游记》长大的孩子,在某一天,遇到看《狮子王》的孩子,会发生故事呢,会怎么样呢?
看到这里,你不想留下一点话么,任何骂作者的话都不会被记录并显示,你信不信?
本文为赖冬华医改方面的作品《患:医生的尊严革命》的外一篇,引用时请与作者联系.
谁要是不为医业积弊至此而感到心痛,那么他就没有心肝。谁要是想医改一日而就,那么他就没有头脑。医改进程需要您的关注,分享更多《患》的内容,也欢迎您的见解,请发信至
Lance-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