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615 2
2010-08-18
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





  综观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与成效,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借鉴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我国现代农业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制度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我国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太小,从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农地面积来看,我国同日本一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这不仅大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也限制了农业资本投入。为了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我国应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制度改革。一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尽快通过立法和修订相应法律法规,放松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规范化和法律化。建立农村土地转让、租借的中介机构,制定价格、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土地转包、租赁,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二是建立、完善包括城乡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消除农户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此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释放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2、加大农村教育、科研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对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农户收入的相关分析表明: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还比较低。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③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同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应鼓励社会办学,并大力发展电大、夜大、函授等非全日制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同时,还应加强科研投入。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1%,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而农业技术人员仅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8.2%,且人才流失严重。这直接导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因此,一方面国家应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完善技术开发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待遇。另一方面应促进农业技术的商品化,运用市场的力量形成国家、地方、农户相结合的技术开发模式。
  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9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和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同时,国家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加之农业信用社资金外流严重,这都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而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民也普遍缺乏技术支持、产供销服务和相关信息。因此,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投人。另一方面,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重点应发展两类合作组织。一类是通过提供融资业务,提高农村资金利用效率的组织;一类是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及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的组织。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4、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保证全国粮食总供给条件下,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绿箱政策,从而最终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
、政府在调节和控制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农业立法的作用


    政府制定的农业总布局、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等,都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和执行,所以,把农业立法称为“农业发展的原动力”。健全的法制可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8 14:09:53
希望楼主继续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9 18:36:28
继续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