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495 5
2004-07-23

今天,我去逛了靠近澳门的拱北地下商场,那里店铺林立,过道很挤,很多只能容一人经过,我观察了很久,一般顾客的目光都是平射的,是寻觅型的,也就是说,好象根本不看店铺的名称,那投钱进去为了搞好店名,做精美的牌子是否必要?

由于店铺过于紧密,同质性强,顾客缺乏定位,没了一种位置感念,那么这个店铺是否还有商誉呢,还要不要打造商誉呢?顾客是真的没了记忆吗?如果两次是同家店铺,对于顾客来讲是否连续?

这又想起了一个信用问题,即信用是否连续,比如一个企业以前一直信誉良好,每次借款都及时还清,突然有一次因为凭借以前的信誉借了大钱,哎,他不还了,那么银行根据以前的企业表现,评价信用级别还准确吗?也就是信用是否连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7-23 09:46:00

关于第一个问题,你这种观察方式不一定可靠,更直接的方式是,看有没有哪一家店铺门面特别精美,吸引的顾客特别多。

关于第二个问题,要谈商誉,自然是对回头客而言。从店铺排列紧密,门面相似(这还只是假设)就得出其同质性强,顾客缺乏定位的结论是不妥当的。因为店铺有很多其他特征(商品的种类、业主的体貌特征、服务态度)可以为顾客所感知。顾客的定位,我可以设想另一种方式,顾客逛这样的商场,每次总是把各处都逛到,于是他可能确实记不住店铺的具体位置,但是当逛到具体的每一家,关于其商誉特征自然就能回忆起来。商誉除了从回头客这方面考虑,可能还涉及关于商誉的信息在消费者中的传播,也是类似。一个新顾客事先掌握的信息中可能不包含店铺的具体位置,但是逛到具体每一家,就能把信息和店铺对应起来。

关于第三个问题,银行信用评级,除了信用历史记录以外,当然要考察当次的具体情况,比如企业投资项目的潜在盈利能力,从上一次借款至今,企业内外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如果没有其他任何不良信息,那么银行根据历史记录贷款给企业就没有错。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其他任何不良信息,那么企业历史上一贯表现良好,但这一次却突然违约的这个假设还现实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4 00:19:00

谢谢

分析的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4 00:26:00
引"那少说也得要两千块现大洋吧,还是有钱。

俺是25块钱一本买的,呜呜。"

请问兄台:这书是如何定价的,为什么它已经把价格印在书上了,而一般超市商品建议价还可以浮动,而我们这里的正规书店一般都是一口价,很少看到书店搞低价促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6 12:15:00

关于斑主的第三个问题回答

现在银行在评价企业时是否准确,比如房地产贷款:

房地产是高投入高风险现在回报一般了,银行在评价时是否有专业知识很强人才。

因为作为好的房产项目要有:

1、地理位置好

2、市场营销好

3、产品定位好

4、设计更要好,符合时代要求

5、施工单位要好

6、企业内部配合要好

7、与政府配合要好

8、、、、、、、、、、、、、、、、

作为银行怎么来评价,需要请专业咨询公司?银行内部有专业人才吗?

如果房地产公司在此次项目运作过程中一个环节出现错位,特别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光土地成本向银行贷款的话就需要很多钱,高风险呀

那么此次房地产失败了,还不了贷款,怎么办?信誉好又怎么样?就是没钱,好的房地产公司也不可能每个项目决策定位都好,再说房地产周期比较长当时定位好的现在未必好。

银行怎么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6 17:02:00

1、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不要混淆;

2、银行对特定行业的评价能力——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竞争来解决;

3、银行的信贷决策是一种风险决策,不是一个确定性的最优规划,ex ante和ex post要有区分,decision making和outcome realization要有区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