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21日 11:54 来源: 红网 正是要劲的时候。 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的36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楼市经过4个月调控后继续上涨。7月份36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1.61%。为此,发改委提醒各地继续做好稳定房价工作。(《扬子晚报》8月18日)
似乎还没有一次楼市调控,能够像这次一样坚持这么长时间。也难怪连一向不肯改口的任志强这次也呼吁开发商集体降价说:“我都“从了”,你们也“从了”吧。”比较有意思的是,中房协前几日还上书国务院,呼吁暂缓出台下一步的楼市调控政策。平常没见过中房协对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呼吁过什么,这次倒是为开发商呼吁,中房协也不愧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娘家”,看到女儿在婆家日子不怎么好过,忍不住要站出来为女儿出个头。
但是从任志强和中房协的这两件事情当中,我们也多多少少看出来了,在这轮空前规模的调控面前,许多开发商已经有点坚持不住的意思。再坚持下去,就要憋尿,憋尿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炎症,一有炎症,正常流动的资金链就有可能断裂。隔壁阿二也知道,资金链断裂对以吃地皮、吃资金为主食的开发商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市场上,我们看见过各种各样倒闭的企业,但是我们好像独独没有看到过房地产开发公司倒闭的。像是中石油、中石化这些有国家垄断背景的企业不倒闭,没什么好值得奇怪;但是对于像是一些资金规模也并不是很大的或者属于国家、或者属于集体、或者属于个人的房地产企业,却没有出现过一家倒闭的情况,这就很值得我们沉思。这至少说明,房地产企业还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当有一天,我们像是每天看股票的涨涨落落一样,对房地产企业的倒闭也习以为常,那个时候,房产调控或许才是真正见底和取得实质成效的时候。
调控这么长时间,房价还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它起到的作用就是给社会释放了强烈的房价要稳下来,甚至是降下来的政策信号和政策期待,因为这轮调控,一方面是开发商收到了更多的资金融合限制的信号。另一方面,许多客户都产生了一种观望情绪,“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习惯,影响了许多人的消费习惯,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量跌价滞”形式的出现,也就很好理解。
房地产市场这块蛋糕,本来就跟盘错结。奢望短期内的调控可以把房价平稳下来,也只能是一种奢望。而市场的虚假刚性需求,以及房地产一贯的营销策略,又很容易让楼市在调控过后报复性上涨。所谓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江湖高手修炼一门武功,已经到了突破瓶颈、要冲关的时候,过去了就云淡风轻、海阔天空,主动权就握在了手里,又是另一种境界;过不去,前边所有的努力和坚持以及好不容易取得的调控成果就全部归零,大家回家吃饱饭了,再重新出来比武定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