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8-26 09:53:55
个人认为要把握其理论的脉络、框架
微观经济学
效用论——生产论——生产要素市场——市场失灵(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体现了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1.短期决定及对策:一、总需求曲线:1.产品市场 2.货币市场 3.国际市场。                  
                                                   二、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2.长期决定及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3.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及对策。
  ………………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05:28
此帖真的很好,先收藏了,跟进拜读。谢谢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06:08
这个论题不错,保持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08:47
着个帖子创意很好呀,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15:46
很好 挺热烈的一个帖子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19:54
个人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20:15
七分理解,三分记忆。许多学员现在都有一种习惯思维,凡文科类课程,临考之前化几天突击背一下,应付考试,不成问题。但宏微观经济学这门课,那种平时不化力气、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首先,这门课内容量大,你硬背不下了;其次,这门课除了文字表达之外,还有列表、图形和公式等其它的表达方法,只靠背解决不了问题;再次,注重理解是符合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最后,考试题会经常变换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你只有真正理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好成绩。
   看懂图形,吃透公式。经济学中有许多图形和数学公式,如何看懂、吃透图形和公式,非常重要的一点,首先是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两者一一对应,相互联动,无数种组合的集合(或者点的轨迹)形成了一条线,每条线上的拐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每两条线的交点、切点,在经济学上都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微观部分中,横坐标通常是自变量,代表数量Q(需求量、供给量、生产要素投入量、产量、销售量等),纵坐标通常是因变量,代表价格P(或收入);宏观部分中,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量Y,纵坐标代表总需求AD(价格水平P、利率R)。
    善于比较,惯于反复。微观经济学的许多原理有相通之处,我们完全可以在比较、反复中,举一反三,不断联想,巩固知识。例如:居民户(又称消费者或家庭)需求与厂商(又称生产者或企业)供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与等产量线,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支出线(家庭预算线)与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等,均是一组组可以比较的相对应的知识点。例如涉及到一些变量,总是通过总(T)平均(A)边际(M)三者关系来描述,由此可引申出总效用(TU)平均效用(AU)边际效用(MU),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总成本(TC)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等一系列既可比较,又能反复的概念。
   抓住主线,触类旁通。宏观经济学大致可勾勒出这么一条学习思路:一个中心,即总需求为中心;两大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大模型,即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四个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总需求又由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的开支和对外经济的净出口四个部门所构成,用公式表示:Y=C+I+G+(X-M)。于是,围绕着这四个部门,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或遏制总需求,以达到政府调控的目标,成为宏观经济学内容的主线。
学以致用,巩固内化。经济学理论提炼于日常的经济生活,反过来又能解释个人家庭的日常生活现象、企业的逐利行为,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学习本课程时,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大千世界,在巩固内化中形成自己的缄默知识。
   完成习题,突出重点。宏微观经济学有学习辅导练习册,这几年的试卷中,一部分试题(主要是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就来自于练习册中,但也有一部分的客观选择题题型有所变化。所以自己去完成,尤其真正理解每一章后面的练习是通过考试的前提。在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中,重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外部不经济等相关内容常常是问答题的重点,而论述题出现在宏观经济政策中,需要对我国一阶段所处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注和敏感,与时俱进,抓住热点,运用经济政策理论,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29:53
为什么我的帖子没显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32:20
楼主,我曾经碰到一位教经济学老师,他告诉我他理解经济学的过程:毕业后先工作,在证券公司上过班、做过公务员、当过老师......在工作了几年后回头来学习经济学,那样就不会脱离实际了,当有了实际经历之后再重新学习经济学,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32:37
1、理论能联系实际是关键!比如看到GDP与GNP时,我们不妨查查统计年鉴,把我国实际情况画个图表出来,这样更直观,进而也可以深入了解为何GDP>GNP,为何又会GNP>GDP.

2、不要迷信数学等公式,重视经济思想!数学语言固然简洁,但毕竟都是公式,尤其是初学者最好关注经济思想.
经济大师级人物都是由原创思想的.

3、温故而知新,多看几遍自然心中就形成框架了.有的问题如果一本书写的不清楚,可以多找几本书.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要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人多力量大嘛,呵呵

5、掌握一定程度后,适当看权威的期刊论文,掌握最新前沿动态,有利于扩展视野,也可能引出你的好想法

暂时想这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35:53
我代表版主谢谢大家!好帖收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37:04
领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56:02
一个晚上就回复过百了,好热的帖啊,强烈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0:57:25
很有吸引力。看看能不能坐上1000级台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05:02
到一千可不容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20:59
西方经济学,我没读过很多,就读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平狄克和曼昆的宏观、范里安的微观,高级的目前正在学习中(太难了),在我看来,LZ首先应该把高老的书研究清楚,多看几遍,参考书可以多准备点,里面很多知识与其他的专业都有联系,不懂的时候翻翻别的专业书,对于理解很有帮助,高老的书看完了,可以看国外人编的书了,我开始看的翻译版的,觉得也还不错,国外人写书跟国内的不一样,国内都是条条框框,国外的好像基本都是叙述性质的,感觉让人抓不住重点,这时候你得学会做笔记,特别是范的书,以编看下来你可能觉得什么什么深刻的印象都没,接着看可能还是这样,做笔记就不会了,把自己觉得重要的记下来就OK了,中文的完了之后最好能再看下英文原版的,有些东西还是原滋原味的好,这之前LZ应该要注意书本中的各个图,我觉得很多知识以个图形分析下来就会知道了,高级的我觉得光个人学习是不够的,最好能去听课,听老师讲比较好(强人除外),现在想想上学期学的高宏,折磨啊,9月开学了再学高微,又是一种痛苦啊、、、因为这里面的数学知识太多了,基本都是数学,所以LZ应该在学西经的同时多学点数学知识,像:微积分、概率、线性代数,这些是必须的,其他的可以根据自己以后学习、发展的方向挑着学。

读的书比较少,粗俗鄙见,希望对LZ有帮助,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22:45
读完这些帖子,眼泪哗哗地流:GGMM都让现有的教育体系给害惨了。
1、        现在学习经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考试、轻知识”。这是应试教育的老毛病了。大部分帖子实际上是在讲怎么应付考试呵。
(2)        “有知识、没文化”。即使有的同学掌握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数学的各种工具,但是只会解题,案例分析就很差。知识没有活化,没有建立起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就不会还原于实践。和许多经济学的本硕博们聊一聊现实问题,罕见有自己的犀利观点的。
(3)        “抓体系、丢思想”。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学思想水平,才可能“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忽然想起钱伟长说过,什么是专家?专家就是只要三个月就能从原有学科转到一个新学科,并且站到新学科最前沿的人。现在的郎咸平算一个,赞!不是都同意他的观点和分析,但是看过他不少东西后之后,我晓得这是一个经济学MAN。还有一个是张五常,记得他曾经说过他讲一次课,至少可以选出来五个题目做博士论文。大牛!MAN TOO。
2、        学习经济学的个人观点
基于大部分同学都是应试高手,还有那么多应试的帖子,就给几个辅助观点:
(1)        首先要将长期努力的方向定在掌握经济学思想上。例如,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追求利润(效用)最大化。如果你没有从骨子里爱钱,珍惜钱,就不可能体会出那些经济学巨匠们的苦心来。光凭教科书字面上所谓的“理性”,那就“跑偏了”。李嘉图原是个商人,一看斯密的书就发现了斯密的这个问题。多读经济管理思想史也不够,我的诀窍是一定要多读经济学家的个人传记。没有思想,把书读烂,还是瓜蛋。
(2)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我认为重点不是考试,而是运用经济思想,通过经济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第二个当然是要掌握经济学的方法,所谓概念、原理、模型、工具等等。在这方面,择好教材而读之,不亦乐乎。就不多说了,看前面帖子吧。我就是读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教程走入经济学的。
(3)        要展开学术争论和商榷,不要动不动就批驳。自亚当•斯密以降,学者、学说、观点都有其历史局限性,这不是“污点”。有人曾指出斯密的缺点在于不了解马克思《资本论》的伟大,何其荒唐。其实只有爱因斯坦有资格批驳牛顿体系的不足,可他从来不说这话。最害怕有人动不动就讲凯恩斯主义在中国没用,哇呀呀!

哈哈,乱讲一气,姑妄听之。ByeBy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31:35
我觉得经济思想是应该好好领会的,每次看西方经济学,都会有新的收获!
原版外文教材是个很不错的选择,逻辑性较强,通俗易懂,还可以锻炼英语。
另外熟悉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框架,在框架下回顾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个理论都要注重前提,非常重要!
几点很零散的见解,希望有所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32:55
支持,对我非常有用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35:18
经济应该归为历史,所以强烈建议楼主先读世界经济史,最重要的是两个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在这之前千万不要涉及马屁精和恩爱狂的理论,因为到后来,你自己就已经知道了。个人绝对马哥恩哥是归类型人才,不是创新,完全是抄袭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37:33
我个人还是菜鸟级别的  就随便谈下 希望大家也能够指点下   我学习的教材是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西经的顺序较强  一环扣一环  所以在基础章节要打下好的基础  其下面章节是其升华和延续部分  多分析 图形  结合题目去加强和了解概念和公式 是个不错的方法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42:51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重要的是要学习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经济学的思维建立在几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1。资源是稀缺的;2。人的欲望是无穷的3。经济主体是理性的。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体现为经济理论和模型,学习时重要的是明白所有的理论和模型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得到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不是真理,只是一些规律的总结。所以,学任何理论之前,先弄明白假设前提,然后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自己练习推导相关的模型,学习用图形和实例来解释理论。课后练习和笔记是重要的辅助方法。
本人认为除了学会经济学的理论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学会用理论分析问题,因此,多读经济学家的文章,多看财经类的报纸和新闻,尝试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问题,对学习经济学有几大的促进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45:52
无事逛逛,看看情况,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51:58
支持一下LZ,看能不能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52:06
学习西方经济学首先要弄清西方经济学的框架结构比如微观经济主要讲个体经济如何在资源限制情况下进行优化达到效用或者利润最大,消费者如何达到效用最大涉及到消费者理论,生产者如何利润最大涉及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的基础,但是会存在失灵情况,就是所学的市场失灵,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就是福利经济学。宏观主要是研究整体,国家的经济增长,波动,失业问题,汇率问题,学习宏观一定要清楚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恒等式,这样后面学习都是在这些变量之上进行的,比如核算中投资影响经济,那么在政策中如何影响投资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总供给总需求推导,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都是在着基础上进行的。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包括相关书籍,报刊等等,经济学是基础的基础,考虑问题要涉及其他学科,一般只是引入。再次要关注时事经济政策,各种宏观微观数据,最后如果有精力,可以看原版著作,作者思路更清楚比译文版,如曼昆 布兰查德,多恩布什,迈克尔帕金,萨缪尔森。卡尔E凯斯等等,祝你成功,仅是自己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52:20
多读几遍书,多做几道题,多看图形,理解其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54:16
1# happy_287422301

关于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习,你是自学,还是在学校上课学习?如果是后者,那么紧跟老师的思路,上课专心听讲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帮助你建立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一,先说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结论,都是确定的。都是有定量关系。

二,再说宏观经济学。。个人认为,宏观的学习要难于微观经济学,源于宏观的不确定性。宏观分为很多学派,各个学派关于同一个问题的结论,可能是相悖的。宏观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各个学派的假设前提。假设前提变了,结论往往也就变了。

三,一开始,强调了听讲的重要性。现在,再来说一下,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也不怕大家笑话啦,那时学微观的时候,由于社会活动多,所以翘了些课,我的微观几乎是自学。也就是那个学期,我发展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多看几遍书,多做习题,你的最终成绩一样会很优秀,但是你要付出成倍的辛苦。。(自学还是比较辛苦的,如果不听讲。。我算是个反例吧。大家不要学我哒~~希望大家,好好上课啦,毕竟,老师可以指导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交流的力量。向别人学习,和你的舍友或者同学讨论经济学。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交流吧~~~

祝你学业有成啦~~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吧~~这种形式很好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1:58:55
1.多看大师的作品和课程。少看国内的半瓶子们,顺便鄙视国内的所有经济学家们.
2.多思考
3.废寝忘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2:24:10
目前正在考研复习西经,主要是学习前辈们的经验,谢谢各位分享及BZ的努力

等个人得出了些许感悟再来抛砖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6 12:24:46
哎,没地方啦。说了也白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